不過在看西方大事時,我還是注意到了一點。
潤東哥在這次西方大事論述的文章中,提到了羅斯帝國的新政權。
但在這篇文章中潤東哥依然堅持自己的觀點,認為羅斯帝國那樣的政權形式還是顯得過於單一,變革的方式過於偏激,沒有他自己說的那種,平和的變革方式更有利於國家發展,而且民眾大聯合方式比單一政體方式更好,更能代表民眾利益。
總之,他認為現在自己的方式更好。
他說別人偏激,這讓我只能付之一笑。
潤東哥在討論羅斯帝國的這篇文章中,沒有傾向於北盛京大學那些大魔法師們及張國濤他們得出來的結論,雖然他喜歡軍事,但在國家變革方式上,他現在很堅定的,倡導平和方式!
一個喜歡研究陣法的人,甚至在第一次世界豪強戰時,把所有戰役都研究過一遍的人,卻希望國家和平變革,這讓我很是吃驚。
想了想,感覺這觀點與潤東哥的性格稍有出入,這不像似我瞭解的潤東哥。
不過我很快能猜到,這段時期,潤東哥是受楊懷中老師及肖升等人的影響較多,而肖升和楊老師都是主張國家和平方式變革的人,潤東哥經常與他們討論問題,受他們影響較多,所以現在他認為,不用武力是國家變革的最好方式。
呵呵,對此我笑了笑,那可以說是在平常情況下,正常情況下,和平的方式更可行,但,是這些書呆子只研究了書本,卻忽略了現實,他們研究了理論上的變革方式,但盛華現在軍閥混戰的現狀,顯然他們並沒有考慮到……
呵呵,我不多說,書呆子總會被現實砸醒的,軍閥混戰十幾年了,哪裡會給他們和平變革的機會?
當然,現在潤東哥堅定的支援這一觀點,這也符合潤東哥一貫的作風,他現在認為自己是對的,如果沒有什麼觀點能說服他,他就會牢固的堅持自己的觀點,不管對方是誰,他都會毫不動搖。
當然,我對政治上的東西不感興趣,我也不會和他討論這些內容。
與書呆子們說話是很累的,尤其潤東哥這倔強的性格,如果沒有現實的東西砸醒他,他就會一條道走到黑。
跳過這裡,我只想看潤東哥寫的香江雜談這部分的內容,這部分的文章更能反映潤東哥的心聲。
(簡要說明,見作者欄:)
 ;。。。 ; ;
第五百零九章 心底的藍圖(3400+)
第二期潤東哥的香江雜談的主題是《論民眾之自由》。
看來潤東哥對自由依然十分看重,在他的第二篇文章中就寫出要自由。
當然潤東哥的文章中,是從他的角度看到的現在社會的諸多的弊端,更寫了當今社會缺少言論自由、學習自由,及婚姻自由等,不過在寫婚姻自由時他一筆代過,雖然他沒有在這個問題上深說,但他把這個問題列為束縛人自由的極端頑疾之列,重點他還是說的學習自由和言論自由。
這一刻我感覺他應該是覺得,自己被束縛得太久,壓抑太久了。
這一刻他要爭脫所有牽絆,他想要一個自由的世界,雖然他依然是以一個書呆子的角度來說出,他想要的主要是他認為更加高尚的言論自由和學習自由,但這依然可以看出,現在的潤東哥需要表達的是,他需要一個更大的自由空間。
這應該是他內心的寫照,這應該就是他心底的渴望和期盼。
不過看到這過這段文章後,出現在我腦海中潤東哥的影像並不是他帶著眾學生遊行示威,表達意見的激昂場面,而是潤東哥十六歲時欣喜著走出我們村子時的身影。
那時他帶著滿心的希望,帶著滿好的憧憬,從農村那個他認為落後貧困而又守舊的環境中走出來,走入城市,走入社會。
那一刻的他,感覺真的是自由的,他爭脫了家庭的枷鎖,他爭脫了婚姻的枷鎖,他認為可以尋找到自己的自由世界,那時的他以為,外面就是他想要的自由世界。
可接下來呢?
城市中一切看起來都不是書本上寫的那般美好,更不如別人口中傳說的那麼神奇,殘酷的現實幾乎粉碎了他的一切夢想。
外面世事的無情,外面人的嘲弄在時時踐踏著他的尊嚴,蹂躪著他的內心,可以說從他走出村子的那一天起,他就處處受著打壓,時時受著束縛,有好的,有不好的,但總之,那一切曾經都在困擾著他,糾纏著他。
而之前的盛華帝國,傳承了兩萬年,可以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