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在聚集在面前的五百餘人,杜荷露出了動容的神色。
站在他面前的這些人,這哪裡是百姓,一個個的全部武裝,分明是一支訓練有素的軍隊嘛!
他們大多都在三四十許之間,一看就知個個都征戰經驗豐富的軍人。
唐朝的府兵難道都有這種水平?
杜荷心底奇怪,但轉念一想,卻又恍然大悟。
如今才貞觀十年,離天下太平才不過十餘年,這些人年紀在三四十許之間,顯然一個個都是戰場上存活下來的老兵,無怪有如此氣勢。
他們一個個都挺著魁梧的身軀,等待著杜荷的號令。
其實若非杜荷昨天的收心之舉,這一些早已放下兵器多年的戰場勇士決計不會再次拿起兵器的。
只有從戰場上存活下來的兵卒才能算是精銳,但也只有從戰場上存活下來的兵卒才知道戰場的恐怖,一但下了戰場,若非必要,沒有一人願意重新站在戰場上。
這些鐵血漢子也是一般。
只是古人重義,重情,杜如晦有恩與他們,所以當初他們願意為杜如晦而戰,哪怕犧牲性命也在所不惜。
如今的杜荷也是一般。
昨天杜荷接見的莊家、管事,他們的地位如同於村長,都是地方德高望重的人物,他們負責看管百姓,說一是一,很得百姓信任。
昨夜,他們一回到各自的村裡,當即就動員起了百姓說明了杜荷的來意,並且將杜荷處理事務的方式一五一十的告訴了他們。
杜荷昨天處理的都是百姓生活中的小事,比如說東村少一口井,西村少了幾匹馬,幾頭牛,或者是某家居民少分了幾塊地,某家因為壯丁生病,日子難以為繼。杜荷對於百姓向來寬厚,所以少井挖井,少牛買牛,沒地給地,日子難以為繼的便免除他們的租稅,並不在意。
可這些杜荷眼中的小事卻都是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