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部分(2 / 4)

小說:大唐盜帥 作者:插翅難飛

杜荷笑道:“聽說過,好像是在杜荷與孫思邈的努力下,救了全城百姓吧!”

老人家一副感激涕淋的神色,動情道:“不錯,當年蘇州瘟疫,包括我一家有十五萬百姓受到了威脅,是杜荷杜大人在這危機的時候沒有放棄我們,不顧自身危險,親臨我們蘇州,不辭勞苦救了我們十五萬人的性命。在我們眼中,杜大人就如活菩薩一樣。當初朝廷頒佈下種兩季水稻的訊息,沒有幾個人願意承當風險的。不種兩季水稻,我們可以衣食無憂,可種兩季水稻萬一失敗,連飯都沒有的吃。後來還是聽說兩季水稻是杜荷杜大人提議的,是他在我江南查探了地形氣候之後得出的結論。杜大人是我們蘇州人的再生父母,他的提議自然是為我們蘇州百姓好的。正是因為我們相信杜大人,才有了今日的收成。七月即將到來,第二季的秧苗也已經準備好了,現在我們只等土地整好,就可以插秧再種”等收成時,我的小兒子就有餘錢娶媳婦了。”

老人家笑嘻嘻的說著很平常的事情,臉上充滿了對於未來的嚮往。

“朽羅嗦就回去告訴你爹孃,讓他別再猶豫的。當今的皇上不是暴君楊廣,是個賢明的皇帝,杜大人更是一個願意為我們百姓賣命的好官,應該相信他們的政策,別在猶豫了。錯過了今年,還有明年”明年在錯過了就是不該了。”

杜荷苦笑,這老人家已經將他視為前來打聽訊息的農家人了,看樣子類似這樣的情況應該屢屢發生,這些人意外成為了推廣兩季水稻的代言人了。更想不到自己當初做的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竟然讓百姓銘記娶今,實在覺得有些慚愧,笑道:“謝老人家提醒”我會的!”

杜荷笑著與老人家告辭離去。

劉仁軌帶頭走向番薯的耕種地,道:“若不是將軍在這裡深得民心,這兩季水稻,想要推廣,絕非易事。”

杜荷感慨道:“昔日因”今日果,當初的付出,換來今日的結局,這為官者想要得到敬重愛戴,還是應該辦實事,以民為本”富民強國!”

劉仁軌深以為然道:“將軍這一句“富民強國”比之,國強民富”更加的令人深醒*……”

兩人走了數里地”來到一處種植異物的田地,一狠狠茁壯成長的蕃薯藤,相互纏繞,稀稀疏疏的有整整一畝的田地。

“好啊!你我想象中的更要好!”杜荷不僅撫掌大笑,那神色比兩季水稻成功還要興角劉仁軌訝異道:“將軍,這番薯的移植成功,真的能夠利在千秋萬世?不是仁軌不信將軍,只是太匪夷所思了。你可知道那趙回是怎樣種植這些番薯的?他先將糞池填滿,再將番薯埋在糞池之上,培育成秧苗。秧苗長大以後,他竟然直接將秧苗剪斷,然後插到了地裡,連根都不需要,這種種植方式實在是前所未見,匪夷所思。”

杜荷眼中一亮,心中大喜,看來自己所託非人了。他曾經在鄉下見過番薯秧苗培育的經過,與趙回用的方法相差無幾。因為蕃薯藤生命力極其的頑強就如仙人掌一樣,你掰下一截種在土中,它照樣能夠存活。

種番薯也是一樣,只需你培育出蕃薯藤,便可直接用蕃薯藤來做秧苗,只要將蕃薯藤插入土中,便是在惡劣的環境,它也能夠存活生長,正是因為擁有這種生命力旺盛,容易栽培的特點。故而蕃薯適合在任何地形家耕種,哪怕是黃土高坡也能自*由的生長。

他聽劉仁軌一臉的不信邪,笑道:,“等著吧,事實會證明一切的。番薯一年兩熟,一畝沃土產兩三千斤食物那是綽綽有餘的。”其實在後世的新品種,番薯的產量不說兩三千斤,一萬五千斤都是輕飄飄的事情。

不過杜荷不知這從印第安帶來的番薯是什麼品種,不敢把話說的那麼全。但儘管如此,也是一今天文數字。因為唐朝的水稻一畝田地產量平均只有一石,而一石只等於三百五十斤不到一些,可想而知,番薯若是培植成功,會給大唐的農業帶來什麼樣的發展。

完全可以肯定,番薯的種植成功,可以保證以後大唐不再為軍糧而煩憂,哪怕走出徵高句麗這偏遠之地,亦是如此。

劉仁軌讓杜荷口中的數字嚇的說不出話來。

這田地裡並沒有趙回的影子,想必他是在上海港口訓練水軍。

兩人也結束了此次的微服私訪,回到了蘇州,換了一身的衣著,用了午餐,兩人一起策馬來到了上海港口。

唐朝的上海跟後世的上海有著天淵之別,無法相提並論。

作為後世的大陸第一大城市,經濟、金融、貿易和航運中心的繁華之地,在此刻還是一個小小的漁村,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