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個聰明的移民,你很快會應對那些挑戰,儘自己全力去吸收當地的一切,迅速而瘋狂地打拼著,直到你的新夥伴們認不出你“不是他們中的一員”。但是,這真的就是你想要的嗎?終其一生將自己偽裝成一個根本不是真實自己的人,而且永遠也無法成為“他們中的一員”,這難道就是你想要的嗎?
移民,其最重要的吸引力在於它所帶來的美妙的自由,這一點超越了它帶來的一切苦難。它允許你擁有不順從任何一種環境的權利;讓你享受著屬於任何一種或是不屬於任何一種文化的權利;也賦予你去挑選你所經歷過的最好的文化、而同時又在內心深處保有自己真我的自由。
我們都喜歡那些偶像似的人物,生活對他們而言就像是一個舞臺,而他們的角色是那麼容易被大家理解,並且贏得了眾人的尊重和效仿。
他們中的一些人甚至成了人們頂禮膜拜的物件:詹姆斯·迪恩(James Dean)、肯尼迪、貓王、戴安娜……很多很多。同時,還有很多默默無聞的人,在追尋著低調的、具有象徵意義的生活。
在你的周圍,也一定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成功地“創造”了他們自己:安居於精緻房子裡的主婦,穿著剪裁合體的套裝坐在會議室裡的商人,留著鬍鬚的吉卜賽人,嚴謹的知識分子,掛著甜美微笑的女人……所有這些獨特的標籤,都在幫助我們解讀人性的神秘。
我年輕時,很崇拜這樣一些人,他們把自己培養成某一類人,某一類與他們自己本來的面目完全不同的人,成為別人期待的樣子。
或許,這也是為什麼他們都英年早逝的原因?
我看不出二者的聯絡。懷著對這些逝去的偶像的哀悼,我努力地在追隨著他們的步伐。直到有一天,一位智者告訴我:
“小姑娘,不要期望像偶像一樣生活,那是個過於危險的遊戲。要在這個世界上生存,你需要一些實實在在的東西,而偶像只不過是如夢一般的虛幻。”
你是否記得聽有些人這樣嘆道:“那些日子啊。”說這話的人,是不是位穿著少女衣服的中年女人,嘴裡唸叨著她最愛的“那個時候的好東西”?或者是位飽經風霜的留著長髮的男人,依舊在說著20年前的流行用語?再或者,你聽到的是自己的聲音?
很有可能,你也像很多人一樣,停在了時光隧道的某一處,仍舊保留著舊式的風格。就好像,在某一個時刻,你體內的那個時鐘突然停止了,而你身邊的一切都與你漸行漸遠。
我們都或多或少有這樣的跡象,它拖住了時間的腳步。這或許是由於對永恆青春的渴望,或是想抓緊某樣即將逝去的東西,抑或是要力圖阻止生命謝幕那一刻的到來。
還有一些人,他們緊緊抱著過去不放,因為那是他們唯一相信的東西。他們似乎害怕成熟和成長,認為每經歷一件事都會帶來新的、不確定的東西。
Identity 身份(2)
這種恐懼的背後,潛藏了怎樣的不安感啊?在曾經的歲月中,他們是否經歷過哪怕一次的鮮活的生命?是否曾感覺到,自己終於嚐到了作為一個人而贏得的愛與珍視?
不管是什麼原因,不爭的事實是,生命始終在變化著、成長著。現在的你,跟剛剛讀到這句話時的那個你已經有所不同。
“人無法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因為一切皆動。”
6歲那年,懷著巨大的悲傷,我生平第一次離開了自己的家,而且知道將不再回去。
在那些日子裡,將痛苦遺忘被認為是個明智的選擇。永遠不要回首,儘可能地用你現有的東西去構建一個光明的未來。
在我成長的歲月中,始終懷著一種悵惘:一種我始終無法理解的惆悵。在回到家鄉以前,我以為它一直就在心裡的某個地方,已經成為了我的一部分。
河中間的那片土地看起來還是老樣子,河的這一邊,金黃色的蘆葦的表面結上了霜,在陽光的照射下閃耀著,被厚厚的積雪壓著的樹投下了長長的影子。這就是我們兒時的四季遊樂場,童年平靜時光的天堂。
而河的另一邊,是黑色森林的入口,深而暗的河水伸向了我們無從所知的另一頭,充滿著危險,卻也顯得那般強大而神秘。至於那陡峭的河岸,那曾是孩子們的禁地,對我們充滿危險的吸引力。
我的個性和對世界的認識正是在這二者中間形成、發展起來的。這曾經是我的搖籃,是我從未走出過的搖籃,儘管我們一直在否定它。
隨著我內心的創傷在逐漸痊癒,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