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部分(3 / 4)

小說:棲田記 作者:男孩不逛街

對蕭楠道了一句。

羅八離去不久,蕭禎和王秀如的面就端上來了,饒是蕭禎比同齡孩子的自制力好很多,可當他看到眼前這碗以高湯作底,上面還加了個荷包蛋的熱氣騰騰的麵條,他的眼裡仍不可自控的浮出了強烈的渴望,幾乎是用搶的方式,將碗拉到自己面前,飛快的吃了起來。

至於王秀如,在面端上來之後,她幾乎是眼放綠光的將面拉到自己面前,將自己的整個頭臉都埋了進去,蕭楠看著他們的模樣,目中寒意閃爍,好個乞門,有生之年,若不徹底搗毀你們這個門派,就枉我蕭楠來這個世界一遭。

“慢點吃,慢點吃,沒人和你們搶,你們這些日子一直沒吃過一餐飽飯,如果一下子吃得太猛太急,容易吃出毛病。”蕭楠很快斂去目中的冷芒,她走到兩個孩子身旁,將他們的頭從碗中拎了起來,開口叮囑了一句。

“小丫頭,你姓王是吧,家在哪個城你知道嗎?”待兩個孩子吃完飯之後,蕭楠這才拉著王秀如的手,開口詢問她有家庭住址。

“姐姐,小哥哥,其實,我姓楊,家在汴京,是,是將軍府的人。”小女孩聞聲抬起頭來,頗有些不好意思的看了蕭楠和蕭禎一眼,小聲開口道。

“你姓楊,你不是說自己姓王,名秀如麼?”蕭禎呆了一呆,下意識的反問了一句。

“小哥哥,對不起,之前我說自己姓王是騙你的,王是我母親的姓,阿母曾和我說,在外面,不要隨便告訴陌生人你的姓名,可我又不想欺騙小哥哥,所以就用了我母親的姓加我自己的名字。”小姑娘悄悄瞄了蕭禎一眼,小聲道。

“真是個聰明的小姑娘,你做得對。”蕭楠卻是聽得莞爾一笑,伸手摸了摸小姑娘的腦袋,心頭則在迅速思索,汴京姓楊,將軍府的人?嗯,該不會是楊延昭的子孫吧?(未完待續。)

第一百五十六章、楊門之女秀如(下)

楊延昭,歷史上大名鼎鼎的楊六郎,北宋知名大將,後世各種演義小說中的北宋名帥和戰神,這樣的一個人物蕭楠不可能不知道,雖然在正史上,楊延昭的地位不如後世的演義和小說中那般顯赫尊崇,但此人確實是北宋歷史上不可忽略的一個重要將領。

楊家將,雖沒有後世演義中所描述的那般傳奇,但不可否認,這確實是一個令人好奇和神往的軍事家族,楊家一門三代,每一代皆有一個被載入史冊的將帥之才,第一代楊繼業,第二代楊延昭,第三代楊文廣,一門三代,代代皆有一個被載入史冊的軍事領袖人物,這樣的榮耀,在歷史上除了皇家之外,幾乎沒在其它家族出現過。

中國歷史上承傳數百年乃至上千年的大世家都不在少數,區區一個出過三名將帥之才的楊家按理說來,算不得什麼,可無論是哪一個承傳家族,幾乎沒有一個像楊家將這樣,同一嫡系血脈承傳中,祖孫三代皆能憑著自己的軍功榮耀被載入史冊,後世中,楊家將之所以會被人編成無數的傳說和演義,大概和這一點有莫大的關係。

在蕭楠看來,楊家將之所以能有這樣的榮耀和成就,和他們家那位長壽睿智睿智的折太君有莫大關係(演義中的佘太君實姓折,乃北宋赫赫有名的軍事世家折家的女兒。)折太君出生于軍事世家,自小熟讀兵法略要,性機敏穩重、善騎射,是不可多得的文武雙全的奇女子。

折家姑娘嫁給楊繼業之後,兩人夫唱婦隨,感情甚篤,一生育有七子兩女,在邊境為北宋立下累累軍功,當時朝中顯貴幾乎沒有一個人如楊繼業一般,位極人臣,卻只有一位妻子,家中九個兒女皆為嫡出。(備註,史冊上有說楊繼業五子,有說七子,具體到底幾字誰也不清楚,就按七子算罷。)

折太君能讓楊繼業一生只鍾情於她一人,單憑美貌顯然是行不通的,後世演義將其寫是一個文韜武略樣樣出眾巾幗英雄,與實際上的折太君相差並不大,將門出身的她不僅能文能武,性格也豁達大度又不失堅韌,這樣的一個女子能得同是英雄的夫君的敬愛,自是不足為奇。

楊繼業正因為娶了一位這樣的賢妻,才能讓他的子孫都那般出眾,俗語有云:家有賢妻,可旺三代,此話雖不能說百分百準確,但對大多數的家庭來說,還是比較靠譜的,折太君文武全才,性格剛毅果斷,行事公允大度,對子孫的教育嚴格卻不古板,一個家族,有這樣的掌舵人掌舵把航,能出不宵子孫的可能性確實很低。

“姐姐,姐姐。”楊秀如見蕭楠聽得自己報完家譜後,就坐在那神遊天外,不由抓著她的手輕輕搖了幾下。

“秀如,楊延昭將軍可是你的祖父?”蕭楠被她這麼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