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海空的動作丁原是看在眼裡,但眼下他根本就沒有辦法做什麼,只能不甘的看著陸海空一點一點的壯大自己的勢力,收攏流民建設三郡。
這一種自己在面前抗刀,人家在後面賺取福利的感覺,擱在誰身上誰都不會好受,但眼下又能怎樣呢?
丁原現在根本就不敢做什麼,也沒有功夫做什麼,烏恆和鮮卑兩族的力量全部爆發出來之後,實在是太強了,儘管這兩族全是騎兵在攻城方面有所不足,但依然還是打得丁原抬不起頭來。
特別是當那些人知道丁原回到了九原縣之後,那進攻更是勐烈萬分,那數萬的外族人,似乎恨不得生吞了丁原,一瞭解到丁原在九原縣他們集中了絕大的力量,就是要攻破九原縣,就是要殺了丁原報仇雪恨。
當然他們也不僅僅只是攻打五原郡,邊上的朔方郡和雲中郡也受到了波及。
不過由於烏恆鮮卑對於丁原的恨意更重,所以主要集中在五原郡這邊,而且率先攻擊的就是這邊,所以給了朔方和雲中反應的時間。
等外族來攻的時候,百姓基本已經撤了,官府死守縣城不出,再加上丁原不斷的從後方把兵力調集過來,五原郡那邊壓力變大的原因,所以烏恆和鮮卑不得不集中兵力攻打五原郡,讓朔方和雲中的壓力減小很多,損失也少了很多。
只是丁原那邊就苦了,滿打滿算不到不到六萬的大軍要硬生生扛住數十萬大軍的進攻,得虧對方是騎兵不善攻城,否則九原縣造就破了。
不過這時候,其實離九原縣破也不遠了。
儘管丁原不斷下令從各郡調兵,但他這個時候又能調來多少兵馬呢?
雖然幷州的環境相對較好,黃巾勢力沒有多少,但是如今正是天下大亂之際,那一個郡縣不是需要留點兵力的?
丁原催了好幾天,最終各郡給他湊過去也不過五萬兵馬,要知道當初要圍剿陸海空的時候,光是雲中定襄雁門三郡輕鬆就湊齊了兩波五萬的,現在幷州十三郡最終居然只有五萬給丁原,除了可以看出天下大亂的環境之外,丁原這一個刺史對於幷州的掌控力也可見一二了。
更加悲催的是,這五萬大軍進入五原郡之後,還沒有和九原縣匯合呢,就被烏桓族的發現了,隨後這五萬大軍直接被打個打敗,最終只有寥寥幾千人逃出了生天。
而後,一個晴天霹靂打在丁原的頭上,五原郡內除了九原縣之外,基本都已經落入了外族的手中,換一句話講,丁原現在已經是一支孤軍了。
雖然九原縣這一段時間發展得很不錯,縣內各種物資充足,但是在充足那也不是一個軍事重鎮,九原縣不可能常備太多的軍事物資,裡面糧食是不少,但是箭矢等物資已經消耗殆盡了。
在得不到物資的補充,很快的丁原他們就要用手去阻擋那些趴圍牆的外族了。
但是眼下遍尋整個幷州,丁原真的是已經找不到一個支援了,他就任幷州刺史才半年時間,這一段時間更多的又是把精力放在生意上,對於幷州的權力掌控極其有限,沒有人願意在這個時候伸手救他一把,所有人都在等著,等著丁原直接被弄死,九原縣被毀了那些外族人的怒火消了,自己退兵。
特別是在陸海空那邊隱約傳來丁原的幷州刺史將被罷免的訊息之後,那些世家在朔方建立起一道穩固的防線,理所當然的把丁原直接給拋棄掉了。
眼下的丁原真的是有窮途末路的意思了。
只是除了陸海空,沒有多少人知道,其實烏恆和鮮卑叛亂之後,如果不是有丁原在那邊扛著,估計整個幷州至少有大半要淪陷了,甚至直接被席捲也說不定……(未完待續。。)
156 三個任務
在五原郡的戰場上,丁原就像是一個人形的嘲諷獸,牢牢的吸引了烏桓族和鮮卑族的仇恨。
說實話,陸海空雖然很不待見丁原這傢伙,但是對於這傢伙的軍事能力陸海空還是很佩服的,那一天丁原從強陰的城牆之下狼狽而走之後,花了一天多的時間的急行軍,直接回到了九原縣,在九原縣岌岌可危之際硬生生以五萬疲軍,再加上五原郡聚集在九原縣的幾萬郡縣兵,硬生生頂住了數十萬大軍的進攻。
也正是丁原在那裡堅守,才構建出了一道強有力的防線。一旦丁原那邊失守,別看現在朔方雲中那邊得戰線看上去穩固的,但實際上真在數十萬大軍的衝擊下,根本就不堪一擊。到時候那數十萬烏恆族和鮮卑族的大軍就會順勢攻下,整個幷州將一片糜爛。
對於這一種情況,丁原是說什麼也不願意看到的,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