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第一次,所以引起震動是在所難免的。
甚至一定程度上引起附近的那些勢力的恐慌,陸海空原本就已經足夠強勢了,那四十萬不到的大軍就壓得整個北方快喘不過氣來,這時候陸海空又來一個徵兵,那些傢伙能不怕嗎?
陸海空這時候突然徵兵是想要幹什麼?他是不是覺得準備得差不多了,要開始呲出獠牙了?他接下來要打誰?這一種想法在那些勢力首領的腦中浮現,個個都是無比擔憂。
在這一種情況下,大量勢力的目光緊盯著陸海空這一邊,關注著陸海空的一舉一動,並且一些暗湧還是翻滾起來。
而在那些勢力心驚膽顫的同時,幷州這邊倒是歡呼聲四起,整個幷州都掀起參軍的熱潮。
幷州北部那邊就不用說了,原本就有為數不少的民兵訓練營,這一次陸海空的徵兵令一出,幾乎所有民兵訓練營全部沸騰了!
民兵訓練營基本都是又從戰場上退下來的老兵打理的,這些深受軍隊薰陶的老兵們,在訓練的時候不可避免的把軍隊學到的東西都傳了下去。
這裡所謂的東西,除了武技之外,還有軍隊當中的那一種氛圍。
之前的陸海空,在民心的聚攏上可能做得很不到位,但在軍隊方面上,陸海空還是下足了功夫的。
以火字營為骨幹的軍隊,不斷的被灌輸著忠於陸海空,為陸海空而戰的思想。
這些也被那些老兵帶到了訓練營當中,這些在民兵訓練營堅持下來的傢伙,每天在操練喊著的都是這個,在這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下,這些民兵的心中被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幾乎每一個人都願意為陸海空拋頭顱灑熱血。
所以徵兵令一出來,所有訓練營全部沸騰起來,很多人甚至是熱淚盈眶,因為他們等著一天等太久了。
歡呼之後,一個一個的民兵訓練營當中直接開出了一隊隊筆直的隊伍,佇列整齊的開赴離他們最近的徵兵點。
這一個個的方隊,少一點的只有幾十個,多的有數百人,方隊當中每一個人都是熱血激揚滿臉自豪。
特別是那些只有幾十人的小方隊,這一種方隊通常都是來自於第二種型別的民兵訓練營,二就是那些遠幷州本土的百姓的那一種訓練營。
這一種營地的人一直都偏少,一方面是因為那些百姓們不認為在民兵訓練營當中訓練有什麼用。
而且在那一種時代,在那一種亂世當中,當兵可不是什麼好事情,如果不需要服兵役的話,一般的百姓躲都來不及怎麼會自己往上湊呢?
再加上幷州本土的百姓雖然崇拜陸海空,但卻沒有像那些難民一眼被陸海空拯救,也沒有像炎黃山寨出身的百姓一樣,對於陸海空有強烈的認同感,所以他們的訓練營人一直都是最少的。
而當陸海空的徵兵令甩出來的時候,被震撼最大的也正是這一部分的人。
當他們看到一支支隊伍,從民兵訓練營開出來的時候,當他們看著那些熱血激揚的少年,不少人都被震撼住了,讓不少人有一種恨不得加入其中的那一種衝動。
不過這一種感性層面的震撼都是不持久的,如果光是看到這些隊伍的話,那些百姓最多也被震撼幾天,隨後他們的生活就會依舊歸於平靜,這點震撼最多成為他們以後歲月裡偶爾拿起來的談資而已。
但除了這一種感性層面的震撼之外,還有一種來自於理性層面的震撼,那就是隨著徵兵令一道出來的【軍屬福利體系】。
這一份可是陸海空精心打造的,福利力度相當大。
看到那一份福利體系,當場很多百姓都心動了,要麼是自己出場,要麼是鼓動他們的兄弟子孫去參軍。
在這一種情況下,參軍的浪潮被掀了起來,整個幷州的徵兵的都被堵滿了。
這可不僅僅是幷州北部,幷州南部那邊的百姓也被吊起了空前的參軍熱情,這熱情一點也不比並州北部的百姓少,當然幷州南部的百姓主要是被【軍屬福利體系】給吊起來的,但不管怎麼說參軍的熱情也都被吊起來的。
不過這兵可不是誰想要當就能夠當的,整個幷州數千萬的百姓,陸海空只要六十萬。
六十萬雖然聽著不少,但真平攤到幷州下面個郡縣去,哪可就沒有多少了,競爭可謂的相當的激烈,特別是在幷州的北部!
在幷州南部那邊雖然有競爭,但大家怎麼說也還算是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競爭難度不算太大。
但在幷州北邊,原本徵兵的名額本身就不多了,幷州的普通百姓還要跟民兵訓練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