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新聞部分,簡單的把林昭所寫的內容看了一遍之後,老皇帝才把這份稿子扔在一邊,淡淡的說道:“長安風本就會記錄時事,吐蕃使臣之死,他們記進去也是應該。”
說到這裡,聖人頓了頓,然後繼續說道:“本想借著這件事,考校考校太子的機變決斷,不曾想東宮竟然用這種方式,把吐蕃的事情,重新推到了朝廷身上。”
如果這件事說不清楚,那麼吐蕃使臣之死,以及未來大周與吐蕃之間的關係,東宮都要負責,最起碼是負一部分責任,但是這東西一刊發出去,這件事又變成了大周與吐蕃的事情,與東宮就沒有什麼關係了。
衛忠低著頭,恭聲問道:“陛下,這東西……能印麼?”
“這有什麼不能印的?”
聖人啞然一笑:“朕如果不讓他們印,東宮多半會埋怨朕不顧父子之情,讓他們正常刊發去就是。”
皇帝陛下皺眉思索了一番,問道:“衛忠,你說這篇文章,是這個林昭自己寫的,還是太子與林簡讓他寫的?”
“這個……”
衛太監苦笑了一聲:“陛下,那林昭就住在平康坊林祭酒家中,他們兩個人私下裡有沒有說什麼,誰都說不清楚,不過奴婢猜想,他們之間既然有這麼一層關係在,這林昭即便沒有受到指使,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多半也是會向著林祭酒,向著東宮的。”
聖人點了點頭,緩緩問道:“這林昭……中進士之後,吏部給他補缺了沒有?”
衛忠搖了搖頭。
“不曾,林昭兩天前才回長安,沒有去過吏部。”
這就是一個大太監的基本素質,本來衛忠也不清楚林昭的近況,但是在他從司宮臺到甘露殿這一小段路上,他就已經對林昭的近況瞭如指掌了。
“這就好。”
老皇帝再一次捧起了手中的書卷,呵呵一笑:“按照官場上的規矩,這林昭走朕的門路中了進士,自然應該為朕所用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