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能憑空變出一支強軍出來,林昭也不行。
他的青州軍,想要正面對抗康東平的范陽軍,至少需要打磨年時間,而且這年的時間裡,還要不間斷的對抗范陽軍才行。
跟契丹人拼命,死了一批再徵募一批,年下來,或許才能練出一支合格的邊軍。
其實林昭現在是有這個條件的,他現在已經佔據了幽州,幽州本身就在邊境上,與附近的檀州,媯州一起組成范陽防線對抗契丹人。
不過現在的問題是,他沒有那麼多時間去跟契丹人練兵,更沒有那麼多的兵力去死在邊關,因此他想要抵抗叛軍,守住范陽的地盤,就必須要……取捷徑。
火藥無疑就是一個很好的捷徑。
眼下林昭雖然還沒有把火藥開發成真正的武器,但是僅憑火藥本身的屬性,便是一個活脫脫的守城利器,而且新一輪生產的“火雷”之中,林昭已經讓人摻入了鐵片,還是生鏽的鐵片。
有了這些鐵片,火雷的殺傷力將會大幅度上升,雖然這種陶罐只能用在特定戰場上,幾乎不可能廣泛應用在各種戰場,但是用來守城,卻是再合適不過了。
現在,生產火雷的地方主要是在青州,而林昭這句話的意思是,要把火藥的生產任務,從青州轉移一部分到棣州,交給鄭家叔侄二人負責。
林昭口中的“不惜一切資源”,也不全是棣州的資源,而是指大通商號的資源。
這些採買材料的夥計,本來就是大通商號的老本行,林昭一個“散戶”四處收集火藥原材料,就有些不對勁,但是如果大通商號去收購其他地方的火藥原材,那麼效率一定會大幅上漲。
聽到了林昭的話之後,鄭家叔侄對視了一眼,最終還是由鄭通表態,這位大通商號的大掌櫃緩緩點頭,開口道:“那就按三郎說的辦。”
“明天我就著手安排,採買原料的事情交給我,至於生產的過程…”
他看向鄭涯,笑著說道:“就要交給使君大人了。”
鄭涯苦笑道:“二叔莫要取笑我了,我這個刺史是三郎指派的,可不是朝廷派來的使君。”
一旁的林昭也跟著笑了笑,然後從懷裡取出一張白紙,遞給了鄭涯。
“大兄,這是火藥的方子。”
林昭滿臉嚴肅,低聲道:“這個方子,暫時不好洩露出去,因此能保密還是要保密,大兄在棣州召集匠人秘密生產火藥,生產的過程中也多嘗試嘗試…”
“儘可能改良這個方子。”
現在林昭手裡的方子是根據自己的記憶,以及參考純陽觀那對師徒倆的火藥方子弄出來的,即便是在黑火藥的層次上,也遠遠沒有到達火藥威力的極限,如果有幾年時間,林昭可以一點一點摸索,把火藥最大威力的配比給試出來,但是現在他要忙的事情太多,這件事就只能交給鄭涯,一邊造火藥,一邊改進方子。
拿到這張方子的鄭大公子,也愣住了。
原本他以為,林昭會從青州派幾個匠人過來,負責具體制造的過程,但是沒想到自己的這個表弟,居然會把這麼重要的東西,就這樣交給了自己。
他看了看手裡的方子,苦笑道:“這樣厲害的物事,三郎你就這樣隨隨便便給了我?”
“目前來說,這東西也就是守城有用。”
林昭語氣有些無奈,開口道:“真放在戰場上,該打不贏范陽軍還是打不贏范陽軍,大兄不必這樣緊張,儘可以拿去看。”
火藥,只是熱武器的基礎科技,這一項基礎科技本身不具備特別大的殺傷力,真正厲害的是它的“衍生品”。
比如說火槍,火炮。
那些林昭暫時都搞不出來。
不過最簡單的火銃還是有機會弄出來的,青州城裡就有大量了鐵匠,林昭老丈人謝三元手底下,也有大量原本製造銅模的銅匠,這些人都可以幫著林昭,把火銃給弄出來。
林昭的想法是,讓棣州這邊全力生產火藥,而青州大本營那邊,則著手製造類似於火銃之類的簡單火器。
當然了,這些都需要一步一步慢慢來,現在擺在林昭面前的,並不是這些火器,而是收復范陽九州,然後儘快讓自己手下的軍隊形成戰鬥力。
簡單來說,就是要在一年之後,最起碼擋住范陽軍最起碼一波的攻勢!
擋住第一波,青州就有生存下去的土壤,林昭的這些想法,才能夠一點一點付諸實踐,擋不住,青州就只能給康家踏平,什麼火器都沒有用處,甚至還會成為敵人手中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