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下太原肯定沒有問題。”
裴儉看向林昭,微微低頭:“只是時間問題,如果小相公給我一個月時間,我能拍胸脯保證拿下太原,但是半個月時間就有隻有五六分把握了。”
說著,裴儉頓了頓,繼續說道:“再有就是,即便朝廷知道我們去打太原,應該也不會派兵…”
裴將軍微微一笑:“即便朝廷派了兵,他們那個新組建的長安禁軍,也不會有什麼戰鬥力,再說了,禁軍的副將,不還是我們的人麼?”
林昭面色平靜,沒有說話。
趙歇低頭思索了一番,開口道:“王爺,不管怎麼樣,平盧軍還是大周的臣子,咱們無有朝廷文書便去打太原,恐怕會予人以話柄。”
“這個容易。”
林昭面色平靜,開口道:“我會擬一份奏書,等到我大軍開到太原城下,再派人送到長安去。”
他看向自己麾下的兩個部將,淡淡的說道:“二位將軍只負責打仗的事情就好,朝堂上的事情,我來負責。”
兩個人這才恭敬點頭稱是。
接下來,這三個平盧軍的最高決策層坐在帥帳裡,整整商議了一整天。
在商議的過程中,三個人都沒有離開帥帳,只是讓人送了點酒菜進來,邊吃邊談。
到了很晚的時候,三個人才各自回營帳裡休息。
第二天一早,裴儉帶著林昭的腰牌以及平盧節度使府的文書,帶領一百騎離開了幽州。
他是要去棣州以及滄州調兵。
而林某人,則是留在了幽州,來到了幽州城牆上,看向城北的契丹方向。
趙歇畢恭畢敬的站在林昭身後。
其實,幽州並不是大周的真正邊界,幽州往北的檀州,營州,才是大周的邊疆,只不過契丹人近幾年頻頻擾邊,這兩州都不太安寧,林昭已經把大部分檀州營州的周人,遷移到了南邊。
青州與幽州的人口暴增,一部分原因也是因為林昭主持的人口遷移。
林昭看向北邊,回頭瞥了一眼趙歇,開口道:“契丹的那個新統領耶律灼,似乎年紀不大吧?”
“是不大。”
趙歇低眉道:“耶律灼是永德二年才繼任契丹部首領,那個時候他才十八歲,算起來,其人…與王爺年紀相仿。”
“這個耶律灼,很是了不起。”
趙歇低眉道:“他接手契丹的時候,契丹雖然已經有興旺之相,但是畢竟還是一個只有二十萬人口的部族,短短十年時間,對突厥人是數戰數勝,搶掠了大量突厥人口,以至於現在的契丹部人口暴漲。”
“這個人,野心勃勃。”
趙歇這幾年都在與契丹人打交道,因此對於契丹人很是瞭解。
“他屢屢擾邊,目的是想趁著大周虛弱,拿下大周的幽燕,有了幽燕之地,他們契丹人才有立國的本錢,這一次他們兵進幽州…”
“幾乎是舉族之力了。”
城牆上的越王爺,目光深邃。
他在想,如果自己沒有來到這個世界,現在的大周東北,應該會是什麼模樣。
康東平無力併吞中原,如果沒有自己以及沒有平盧軍,那麼康東平應該能夠支撐到現在,不過他即便可以支撐到現在,也已經是日薄西山了。
但是,大周內部諸侯混戰的情況下,肯定無力顧及東北邊疆,如果這個時候契丹人大舉南下,還……
還真有可能給他們拿下幽燕,取得所謂的立國之基。
想到這裡,林昭眯了眯眼睛。
“一個部族有興旺之相當然是好事,只可惜他們挑錯了對手。”
“趙將軍。”
趙歇恭敬低頭:“末將在!”
“在幽州城上,懸掛我的王旗。”
越王爺眯了眯眼睛:“告訴這個契丹人,我來了。”
趙歇只是猶豫了一瞬間,便恭敬低頭:“末將遵命!”
…………
很快,幽州城上掛起了數面大旗。
有的大旗上繡“林”字,也有大旗上繡“越”字,旗面有近兩丈,迎風招展。
掛起了王旗,就說明林昭本人到了幽州。
這不只是掛給城外的那個契丹人看的,也是掛給長安城裡的那些人看,掛給所有盯著林昭的人看。
林某人就是要明明白白的告訴他們,自己到幽州了,並且要親自迎戰契丹人。
這其實並不是林昭從前的行事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