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一些零零散散的東西。
其中,有四五封書信。
林昭沒有一一拆開細看,但是可以看到大多是那位皇孫的母親,與當時東宮之間的通訊,有些信裡還蓋了東宮的印信。
其中一封信上,沒有署名,只寫了一個“急”字,林昭拆開看了看。
信上無頭無尾,只有廖廖幾個字,大意是讓當時的皇孫李衷,絕對不要再返回長安,而是立刻逃走,能逃多遠逃多遠。
這封信,應該是廢太子李煥親手所書,沒有落款,但是加蓋了太子的印信。
林昭默默收好這封信,心裡微微嘆了口氣。
這封信,應該是當時太子知道東宮要遭難了,讓人拼死送出長安的書信。
正因為這封信,皇孫李衷才能夠死裡逃生,並且流亡十餘年之後,最終結實紀氏,生下了李玄通。
除了幾封書信之外,還有一些零散的物事,其中最有用的是兩方印信。
一方是皇孫李衷的私印。
另一方是當時李衷身上的官職,壽州大都督印。
當時的李衷,才十來歲,當然不可能去壽州履職,這個官職只是遙領。
李家的皇子,大多都會兼任一個大都督,而皇孫也兼任大都督的,多半是那種很是受寵的皇孫。
除了這兩方印之外,剩下的就是一些零散物事了。
林昭翻找了一陣之後,終於找到了一個最重要的東西。
這是一張紙,一張皇孫李衷親自書寫的紙。
這張紙上,寫的內容很是關鍵。
“吾生於皇族,然驟逢大變,以致流亡十餘年,然得天眷,今得一子,也算給父親留下了血脈香火……”
這張紙上的內容,應該是李玄通出身那天,皇孫李衷寫下的。
紙上寫了一些他這些年的經歷,然後寫上了李玄通的生辰八字,最後蓋了他自己的私印……
林昭收好這張紙,然後臉上露出笑容。
“有這些東西,便足夠了。”
他看向趙成,開口道:“去找個盒子來,好生收好這些東西。”
趙成點頭,很快尋來一個檀木盒子,將這些東西裝好。
林昭讓他抱著這個盒子,跟在自己身後。
兩個人一路來到了王府的後院,來到了李玄通的院子門口。
林三郎上前,敲響了院門。
“道兄,道兄!”
李玄通開門,看向林昭:“林公子,什麼事這麼急?”
林三郎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走,我帶你認祖歸宗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