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魚湯倒在飯上拌拌,“寡婦門前是非多。”
不知道是不是想起了什麼陳年往事,她嘆了口氣。
黃單狀似無意的說,“媽,我覺得何偉喜歡翠玲姐。”
陳金花給魚翻身,在魚肚子裡找魚泡吃,見怪不怪的語氣,“你翠玲姐上過大學,會讀書,還會寫詩,又是個老實人,沒個人喜歡才不正常。”
“你要是給媽找一個有她一半的兒媳,媽死也能瞑目。”
黃單打量著中年婦人,臉沒護膚品保養過的痕跡,鋪滿風吹日曬的滄桑,全攤開了塗抹在眼角的每一條皺紋上面。
在原主的記憶裡,父親離開的早,是母親把他帶大,但他並不親近,受不了對方的嘮叨。
一件事能翻來覆去的說,從今年說到明年,後年,沒完沒了。
黃單不瞭解,嘮叨是很多母親的通病,還是陳金花個人的習慣。
他沒有媽媽,也沒有爸爸,只有一個管家。
將思緒拉回,黃單說,“翠鈴姐那樣兒的,不好找。”
“是啊,你王大媽福氣就是好,旁人只有羨慕的份。”
陳金花把筷子擱桌上,突然板起臉說,“冬天,在你娶親前,你這性格要改。”
“看看英雄,他不比你小多少,天天那個瘋樣,嘻嘻哈哈的,你多跟他待待,讓他出去玩的時候叫上你。”
黃單抿嘴,露出反感的情緒,“村裡有什麼好玩的,我還不如在家待著。”
“在家裡待著幹什麼?又不能孵小雞。”
陳金花開始嘮叨。
沒多久,黃單就做出原主在這時候會做的舉動,摔碗進房間,還把門大力一砸。
他靠門站著,聽堂屋的動靜,沒出現什麼發火的響聲。
兒子一直這樣,一不高興就那麼來,當媽的習慣了,太縱容。
黃單到床邊坐下來,管家沉默寡言,很少笑,他特地找過內向這種性格的資料。
內向的人大多自卑,自我意識強,對其他人的意見不屑一顧,什麼玩意兒。
那個群體會為了保護自己,豎立一道防禦牆,但是遇到擅長的領域,信任的人,就會放鬆戒備,滔滔不絕。
他們拒絕集體活動,害怕人多,會去排斥,牴觸,兩個人單獨在一起,就會不一樣,會有很多話說。
內向外向,並不是字面那麼區分,界線很模糊。
因為外向的人,內心也許會很孤獨,只是怕被孤立,偽裝成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