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部分(3 / 4)

小說:清明上河圖 作者:死磕

也是一門技藝?”

原是要再拒絕,只是看著弱不禁風的清麗女子,心裡沒來由的一軟,當即答道:“好吧,朕聽著便是。”

說罷,又只覺得自己情緒不太對頭,苦笑搖頭。

如他這樣的男人,不論女人是如何美貌驚豔,都不能使他真的動心,而只有這樣看起來清麗嬌柔的女子,卻使得他心神不定。

趙桓既然答應,文婷便又向前幾步,距離皇帝更近一些。

文婷翠環綠衣,鳧鳧婷婷,到得閣中正中,仰頭背後,只是一瞬間,整個人的氣質好似脫胎換骨,霍然大變。只聽她朗聲背道:“燮憐蚿,蚿憐蛇,蛇憐風,風憐目,目憐心。燮謂蚿曰:“吾以一足趻踔而行,予無如矣!今子之使萬足,獨奈何?”蚿曰:“不然。予不見乎唾者乎?噴則大者如珠,小者如霧,雜而下者不可勝數也。今予動吾天機,而不知其所以然。”蚿謂蛇曰:“吾以眾足行而不及子之無足,何也?”蛇曰:“夫天機之所動。何可易邪?吾安用足哉!”蛇謂風曰:“予動吾脊脅而行,則有似也。今子蓬蓬然起於北海。蓬蓬然入於南海。而似無有,何也?”風曰:“然。予蓬蓬然起於北海而入於南海也,然而指我則勝我,我亦勝我。雖然。夫折大木、蜚大屋者,唯我能也。故以眾小不勝為大勝也。為大勝者,唯聖人能之。”

這一段話,又拗口又古奧,卻是莊子《秋水篇》裡的一段。

文婷顯然是在朗讀上下過苦功。背誦起來全無停滯之感,而且聲音嬌脆可人,將這一段古奧難懂地秋水篇,背的聲色並貌。引人入勝。

趙桓畢竟是系統地學過中文,到宋朝又刻意強化了自己地古漢語造詣,不但知道對方背的是秋水篇,而知心知其意。

只是先被這文婷背誦時的氣質所攝,一時半會,竟是想不到她背這一段的意思。

直待她背完退下,趙恆才若有所悟。

這一段話,是這些動物,闡述各自地行走辦法。然後藉由風的講述,來說明一個道理。

趙桓含笑向那文婷問道:“是太后讓你背這一段的麼?”

文婷只覺得官家態度出奇的和藹,心中訝異,卻是不敢怠慢,連忙答道:“不是,是臣妾自己隨意選擇。”

趙恆道:“你隨意一選,到符合了朕的心境。”

他站起身來,喃喃道:“不與眾小爭鋒,方能斂勝。而天生萬物,各有所長,亦各有所短,人君但善加使用,則事半功倍。”

他慢慢踱到文婷身前,從頭到腳地打量一番,只覺得順眼之極。

心情大悅之下,朗聲令道:“來人,賞文婷金十兩。”

做為一個皇帝,這樣的賞賜極為平常,甚至寒酸小氣。不過對趙桓這樣視錢如命,連自己的待遇都很苛刻的帝王,卻又是難得地重賞了。

文婷嫣然一笑,俯身下拜,嬌聲道:“謝官家賞。”

趙桓看的心動不已,卻扭過頭去,揮手道:“去吧,朕已經心靜不少,回去見了太后,只說秋水篇的精義,朕懂得了。”

這女子雖然說背誦的文章與太后無關,趙桓卻是不信。

文婷盯視他一眼,又拜了一拜,便轉身退出。

趙恆看著她背影,心中悵然若失。良久過後,卻又是自失一笑,低語道:“原是想靜心,卻竟是巨石投潭。”

就在趙恆苦苦抵禦所謂的“心魔”的時候,長安的城門處,正有一老一少,打扮怪異的兩人組合,在等候著城門口的檢查。

當時並沒有朱元樟所發明地路引,也並不限制人民的自由流通,只是因為長安是皇帝駐蹕之所,不論是盤查的力度和各門守軍的精銳程度,已經不是當初的京兆府可以比擬。

因為並沒有什麼憑證,守門的禁軍只是依照當時的習慣,盤問對方籍貫,身份,進城做何勾當,若是在唐朝,則還需要落腳處的鋪保,才能入住。

宋朝重商,社會經濟發展極高,也使得流動人口的數量和質量有著極大的改變。

此時雖然城內住著皇帝,卻並不能阻斷人民往來。

被盤查的兩人,態度極為閒適,老者身著道袍,少者卻穿著士人的衣袍,對禁軍的盤問,有問有答,不卑不亢,雖然這樣的組合極為詭異,卻沒有半點破綻。

守門禁軍的頭目很快就對他們喪失了興趣,而把眼光投向不遠處趕過來的大批商隊,揮一揮手,很客氣示意他們,可以進城。

老者便是姚平仲,與他搭擋而行的,自然是虞允文。

兩人自看著岳飛大破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