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部分(3 / 4)

小說:清明上河圖 作者:死磕

不免又順手砍死幾個殿後的倒黴鬼,方才算完結了此事。

長安一役打到此時,金兵死傷其實多半是在攻城時所受,而潰敗時被殺傷的很少,究竟是城內的騎兵太少,又擔心敵人實力未損,到時候來個反戈一擊,反而大事不妙,所以城內宋軍並沒有大肆追擊,而只是讓那一小股的騎兵來回衝殺,將敵人一再衝散,便也罷了。

及至第二天天明時分,合勒等人終於縱馬而回,趙桓等人一夜未睡,看到他們終平安歸來,均是面露喜色。

趙桓當即踏階而下,沿著城門疾步而出,在城門處負手而立,微笑著看向晨光下疾馳而來地幾百騎兵。

到得離趙桓數十步距離開外,赤溫合勒兩人先行下馬,步行過來,向著趙桓先跪下行禮。

“傳旨,昨日出徵追擊的騎兵,每人賞絹十匹,銀百兩,再把準備好的牛酒羊肉呈送過來!”

合勒與赤那二人相視一笑,這些賞賜很是貴重,普通地騎兵都有這樣的重賞,他們自然是更加地優厚。

只是兩人卻並不怎麼為這些賞賜動心,趙桓的身份地位他們原本還不怎麼了然,這兩年功夫下來,昔日粗豪的蒙古漢子已經明白,與趙桓相比,原主人合不勒汗,簡直就是藍天白雲下的一株小草,微不足道。

跟著趙桓,建功立業,更能在戰場上大逞威風,這才是蒙古漢子心中最渴望的。

見趙桓面露喜色,兩人跪拜禮行畢,又站起身來,依次在趙桓腰前輕輕一抱,再行抱見禮。這是蒙古人中向著更高身份的人行的最高禮節,比跪禮還要隆重尊貴,兩人已經對趙桓死心效命,這才如此行禮。

只是這禮節看在其餘宋人眼中,卻是有些不倫不類罷了。況且,這兩人身上臭氣熏天,滿是血汙,趙桓身著黑色團龍長袍,被這兩人一抱,已經是髒汙的不成模樣。

趙桓卻並不在意,只向他二人笑道:“昨夜辛苦,未知殺傷如何,敵人去向又是如何?”

兩人眼中都是露出感動之色,先由合勒操著半生不熟的漢語,向著趙桓道:“主人,金狗一直往東跑,咱們追出了近百里,打了十三次,將金狗也打散了十三次,到下半夜時,金狗的騎兵又回過勁來,開始反撲,咱們終究是人太少,不敢與他們正面交戰,邊走邊退,藉著月色又射死了不少,佔足了便宜,這才回來。”

赤那接道:“殺了多少人,只怕也難以計數,咱們的人手中的矛換過,刀也砍捲了不少,我的狼牙棒也打脫了手,不知道丟哪兒去了。不過我略略估算過,死在咱們手中的肯定過兩千人,只可惜咱們人太少,不然將敵人騎兵再打散,一直追下去,非得殺他個屍橫遍野不可!”

他的漢語比合勒好了不少,到最後還用了一個成語,講完之後,挺胸凸肚,顯的很是得意。

趙桓待他們說完,便回頭向張浚道:“依卿之見,他們去路如何?”

張浚道:“越往東,則我王師聚集越多,聽聞長安有警,前方將士也必定會調兵回援,他們多半會再由龍口渡河,逃往河東。”

“朕就是擔心潼關一帶駐軍,聽聞長安有警就急速回援,結果腹背受敵,千里穀道形同虛設,被二十萬強敵趁虛而入。是以早就暗中派出使者,下了嚴旨,令趙鼎不可擅調一卒。”

張浚面露遺憾之色,向著趙桓道:“事情緊急,陛下如此嚴斷,也是正確。張俊等人兵馬不多,依臣之見,延州各路只怕也有敵兵拖住他們,這幾天也並沒有張逡的信使來到,只怕他們也並沒有脫身。這一股敵人,先在堅城下失卻銳氣,又被一通衝殺破了膽量,或是咱們有幾萬強兵突然出現。只怕他們匹馬不得過河。如此,就可以趁著河東空虛,直殺過去,收得平陽等地,以河東地做為龍口等地的前哨,這樣就再也不怕被人趁虛而入了。”

趙桓咪著雙眼,盯視著東方緩緩升起的太陽,半響過後,終緩緩搖頭道:“張俊也罷了,他麾下有不少良將,未必不曉得變通行事。況且,朕在河東也有後手,只是並不是戰陣上的堂堂對決,所以並沒有知會樞密。”

張浚默然不語,知道必定是皇帝由行人司出手,在河東做了一些勾當出來,只是皇帝現下肯定也沒有完全的把握,是以不肯說出。

第五十二章 潼關大戰(21)

一時間別無他話,趙桓回到宮中休息,由張浚點派精銳騎兵,再去潰逃的敵軍身後哨探敵情,同時派出使者,急速奔往張浚軍中,命他們相機行事,最好能趁著敵人腹地空虛,出兵河東。敵人能打長安一個措手不及,如是這般回敬一下,卻看潼關處的完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