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羅漢山意外的是,他拈到了第一號。幾分鐘之後,在他面前出現了二十疊共計六千元的鈔票。他對此毫無準備,這甚至也不是他所希望的。他至少目前還沒準備為他的兩個兒子辦喜事。
這天晚上,令人惶恐不安的喜悅籠罩在全家人的頭上。沉甸甸的鈔票就象火焰似的輪流在每個人的手上燃燒著,並在每個人的眼裡映出興奮的光芒。鈔票的份量也更象鐵錘一樣在他們的心上留下沉重的印象。
他們在商量,應該拿這筆錢怎麼辦。
也就在這時,他們家裡來了一位客人。這位客人也是他們今天這個“會”的會員之一,他的號碼是第十二號。他叫馮振德。
馮振德直接了當地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借用這筆錢。他的條件很優厚,他只借五千元,但願意留下一張六千元的借據,和他第十二號的號碼。換句話說,他要借六千元,為期一年,並先付一千元的利息。羅漢山首先想到的是,一年後,恰是他想為兒子辦喜事的時間。
羅漢山謹慎地請馮振德在門外等半個小時,他說他和家裡人要商量一下。其實他們只商量了五分鐘就決定接受這個條件。這樣,等到明年這個時候,他們就有七千元了。這樣的增殖速度,大大超過了銀行利息。兩個兒子表示,願意把這多出來的一千元留給妹妹做嫁妝。
馮振德當天就帶走了那五千元。
生活就是這樣給他們以瞬間的照耀。羅漢山的可貴之處就在於,藉助這瞬間的照耀看到了一線希望。
在那個時代裡,正是經濟開放的最初時刻,所有被貧窮逼急了的人們都在想盡一切辦法籌款創辦自己的生意。而現款又是那麼短缺,許多人甚至不惜付出很高的利息去籌款。而籌款最簡單的辦法,就是集“會”。
幾天後,羅漢山集了另一個“會”。他為這個“會”定下了新的規定:不拈鬮。想先得款的人必須付較高的利息。得款越早,利息越高。這些利息按比例付給最後得款的人,越往後得利息越多。在這個“會”裡,羅漢山把自己安排在最後一名。
他在家庭會議上解釋了自己的想法。一個星期後,他妻子一下子拉起來兩個“會”,一個是廠裡的女工們的,另一個則是鄰居們的。她也把自己安排在最後。隨後,他的兒子和女兒們也開始組織自己的“會”。
羅漢山的二兒子有著極高的數學天賦,他精心地計算每一個“會”的進項,極其精確和巧妙地把這個“會”的利息投入到那一個“會”中。在短短几個月的時間裡,全家人共組織了數十個“會”。六個月之後,錢就開始象潮水似的湧了回來。一年後,他們已經有了數萬元的資本。
這一年的夏天,一個街道小廠的廠長來找羅漢山,提出來借款一萬五千元,期限是一個月,他願意付高一倍的利息。羅漢山再次受到了啟發。他意識到他應該由集資轉向為貸款了。
他毫不猶豫地傾出了他的全部存款,並且特地組織了幾個新“會”,在這幾個“會”裡,他都把自己安排在第一名。他當然要為此付利息,但那個小廠所付的利息是這個的一倍。
在這個時期裡,他的兩個兒子似乎都忘了結婚這回事。
到第二年年底,他們的資本超過了三十萬。他們可以大筆地往外借貸,也可以大筆地賺回利息了。到了這個時候,他們的步伐已經停不下來了。錢這個東西,有時候真的象從山頂上滾下來的雪球一樣,一旦滾動起來就不可阻擋,而且越滾越大。到了一九八三年,他不得不僱了三名會計師和幾名接待員,以接待數不清的求貸者和投資者。
也是在這個期間,被工商局和稅務局找了幾回麻煩之後,他明白他必須組建一個正式的機構了,於是他遞交了開業申請。幾個月後,一個特殊的人幫他辦好了營業執照。一九八五年一月一日,“金利銀莊”正式開業。
這個特殊的人就是林希湘。
羅漢山和林希湘打交道可以說是必然的。林希湘的公司要做各種各樣的生意,時常需要大筆的資金,這些資金的一部分就來源於羅漢山。而羅漢山在自己的借貸業務中,也時常遇到一些倒賬或者賴賬的事,這些賬最後都是林希湘的手下人替他收回來的。另外,官方也時常來找他的麻煩。而這些麻煩,也只有林希湘能替他排解。林希湘事實上成了他的保護神。所以,對林希湘的貸款要求,羅漢山從來沒有拒絕過。
一個星期前,林希湘的公司總管藍子介在電話裡告訴他,最近準備借一筆款,大約二百萬港幣和五十萬人民幣,請他代為籌措。這筆錢對羅漢山來說根本不算什麼事,以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