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信中提出,中斷若干重要援助專案,兩年以後看形勢發展再說。
其中特別提到不再提供原子彈教學模型和技術資料。
這就開了蘇聯單方面撕毀國防新技術協定的先例。
1959年九十月間,赫魯曉夫在聯合國大會上的講話,後來在參加中國國慶招待會時,都影射攻擊中國是所謂“好鬥的公雞”。
這些情況,使聶榮臻感到蘇聯單方面撕毀國防新技術協定已經為期不遠。
果然不久,蘇聯在國防尖端技術上對中國的限制越來越多了,許多原先答應給的技術資料和樣品拖延不給。
一些專家的態度,也有很大的變化。
他們對中國技術人員接觸蘇聯技術資料嚴加限制,給中方科技人員的研究工作帶來極大不便。
與此同時,另一個重大變化是:蘇聯由向中國索要中醫、中藥、種籽及農業、手工業等傳統技術和資料,改為大量索要中國工業新技術、尖端技術、重要資源、重大工程專案的資料。
聶榮臻密切注意蘇聯方面的這種動向,他指示秘書把各方面有關的情況蒐集起來。
很快,工業、科研、國防等有蘇聯援助專案的單位,都把情況報了上來。
他縱觀全域性,認為事關重大,必須儘早報告中央,以便採取相應措施。
1960年1月,聶榮臻到上海出席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
他先向毛澤東、周恩來報告了中蘇經濟援助與科學技術協作方面的變化和趨勢,以後又在會上就此作了發言。
他說:蘇聯很有可能在不長的時間內,單方面終止與中國簽訂的國防新技術協定,米格…21飛機和導彈的技術資料,蘇聯近來都卡住不給了。
看來,靠蘇聯援助肯定靠不住了。
他們的基本意圖是,在尖端武器裝備的科學研究上,使中國與他們保持相當的距離,只同意我們仿製蘇聯即將停產甚至已經停產了的裝備,使中國長期停留在仿製階段,處於依附地位。
周恩來對聶榮臻的發言記錄,仔細看了幾遍。
然後,他在這份記錄上寫了許多批語,把它轉給外交部,以引起警覺。
1960年2月,在廣州召開的軍委擴大會議上制定了“兩彈為主、導彈第一”的方針。
人們迫切希望擁有原子彈,於是再次派宋任窮到蘇聯談判,爭取蘇方能繼續履行國防新技術協定,仍為蘇方堅決拒絕。
電子書 分享網站
第四節蘇聯的援助與毀約(4)
4月5日,聶榮臻同軍委其他領導人一起,聽取宋任窮彙報。
聽後他表示,蘇方拒不執行國防新技術協定,不給原子彈教學模型、資料、原材料和關鍵裝置,決心自己幹,時間可能長些,但相信我們總是能幹得出來的。
同年6月,在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舉行的各國共產黨和工人黨會議,赫魯曉夫組織幾個國家的共產黨,有計劃地圍攻中國共產黨代表團。
訊息傳來,聶榮臻知道中蘇關係必將進一步惡化。
於是,他於7月3日,向中共中央和毛澤東寫了份報告,提出三點建議:一、蘇聯在重要的關鍵技術上卡我們,我們應該在國防科學技術方面,更加堅決地貫徹自力更生的方針,而不是指望外援。
二、今後科技往來應採取新的做法。
協議上有的仍然要,不給就掛筆賬,協議以外的新要求就不提了。
三、獨立自主,立足國內,絕不意味著自己封鎖自己。
毛澤東、周恩來很快批准了這個建議。
中國做好了蘇聯全面撕毀國防新技術協定的準備。
1960年7月16日,蘇聯政府通知中國政府,決定從7月28日到9月1日,撤走全部在華專家,終止一切技術援助協定。
這樣,蘇聯全面撕毀了同中國的協議,從7月28日到8月下旬,撤走了他們尖端技術領域裡在華的全部技術專家,並帶走了全部圖紙和技術資料,停止供應重要原材料和關鍵裝置。
蘇聯撤走全部技術專家的訊息傳到北戴河中央工作會議上,毛澤東以他特有的氣魄說:“要下決心搞尖端技術。
赫魯曉夫不給我們尖端技術,極好!如果給了,這個賬是很難還的。”
聶榮臻深刻領會了毛澤東的意圖,決心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更加致力於中國研製導彈、原子彈的事業。
蘇聯領導集團的背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