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1 / 4)

小說:聶榮臻的非常之路 作者:圈圈

四、可以迅速研製我們自己的武器裝備,使國防工業生產儘早結束仿製局面。”

從報告裡可以看出,聶榮臻是深思熟慮的。

這是他總結了“兩彈”攻關的寶貴經驗和當時所處的特定環境,為擺脫科研工作面臨的困難局面,為更好地實現國防現代化而採取的一項重大措施。

多少年過去了,人們仍然在讚美當年“兩彈一星”攻關的精神,可聶榮臻組建18個研究院的良好願望,卻成為當時某些人批判他有所謂“大科研主義”,想“另立中心”的藉口。

10月25日,毛澤東在聶榮臻的報告上作了這樣的批示:“聶榮臻同志:此件壓了很久,今天看過,很好,照辦。”

第五節是大科研主義嗎(2)

11月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中央文革小組聯名發出《中共中央檔案》(中發[67]335號)。

“中央檔案”說:“現將聶榮臻同志關於國防科研體制調整改組方案的報告摘要和毛主席的批示印發你們,請遵照執行。”

10月29日,在向國防科委局長以上領導幹部傳達毛澤東的批示時,聶榮臻說:“組建各研究院,當前關鍵是要把大多數幹部解放出來,出身不好的幹部要看錶現,工作中有缺點錯誤的檢討了就行嘛,要允許人家改正,允許人家革命。

機構一定要精簡,龐大重疊,不便指揮。

真正做工作,不在人很多。

相反,人多了,本身的工作就把你拖住了。

這是多少年經驗告訴我們的。

人忙一點好,沒有事幹就很糟糕。”

批准組建18個國防科技研究院的中央檔案傳達以後,要求歸入這些研究院的單位越來越多。

同時,也引起了另一方面的反映。

最早的反映來自各國防工業部的領導和部分群眾,認為這樣做會削弱國防工業生產方面的力量。

聶榮臻聽到這種反映後很警惕。

1968年2月21日,他在聽取羅舜初等彙報時說:“近來聽到不少反映,在國防科研體制調整改組中,國防科委對外要工廠要得太多,應該引起注意。

總的來說,為了下決心解決各研究院的試製力量,當然應該向外面要一批工廠或車間,但是絕不能要得太多太大。

現在有的研究院,有的同志,有一種萬事不求人,再也不要與人協作的想法,這是不對的。

我在給主席的報告中曾強調指出:這次體制調整後,與各工業部門的協作關係,不但不應該減少,而且還應該加強……要把這個想法對各研究院講清楚,要大家嚴格掌握,非必需的就不要要了。

現在全國各地各部門,對國防科研系統都大力支援,我們決不能因此就反而不照顧別人,要有全域性觀點。”

他要羅舜初等務必把他的意思向大家講清楚。

為此,國防科委於2月27日專門發了《重要指示記錄》(68)第8號檔案,全文刊登了聶榮臻的這個講話,傳達到各有關單位和個人。

儘管如此,可是在1968年春召開的國防科委第二次活學活用毛澤東思想積極分子代表大會上,許多造反派的代表發言,仍大肆批判聶榮臻的所謂“大科研主義”。

有的說:“聶榮臻為了壘聶氏山頭,所以想出了組建18個研究院的主意。”

有的說:“組建18個研究院,是想把造聶榮臻反的群眾組織整垮。”

有的說:“聶榮臻搞大科研主義,是想保護反動學術權威,其性質與有人想用生產壓革命是一樣的。”

還有個人說:“過去說羅長子(指羅瑞卿同志)手伸得很長,現在聶榮臻的手伸得比羅長子更長。

他從原子彈一直抓到了山藥蛋(馬鈴薯)。”

這個代表發言時,引起了鬨堂大笑。

原來,在這次代表大會開的前5天,也就是3月6日,聶榮臻在聽取劉西堯等關於原子能研究利用問題彙報時曾說過:“放射性同位素如何用在民用方面,應該研究。

我們想問題,要從如何有利於國家,有利於7億人民出發。

中國科學院有人不願意研究山藥蛋。

我們是7億人口的大國,山藥蛋在解決吃的方面很重要。”

山藥蛋經過同位素輻照,有利於防止黴變和種子的提純復壯。

對“從原子彈抓到山藥蛋”的無知,聶榮臻既當是笑話聽,又深記著這話的含意。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