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顧,你正好說到讓我猶豫的地方。”
“猶豫?”顧衛民一下沒有反應過來。
“印度會在藏南問題上讓步嗎?如果會,印度早就跟我們簽署新的邊境條約,不會拿幾百億美元採購軍火了。既然印度不會讓步,不管是幾年之後、還是十幾年之後,我們仍然得用軍事手段收復失地。等到印度發展壯大後再打,還是在印度發展壯大前打,意味著戰爭投入和戰爭損耗的巨大差距。”
“你是說……”顧衛民猛的明白了過來,“趁現在這個機會……”
“這只是我不成熟的想法,畢竟戰爭需要考慮的因素太多了。”王元慶苦笑了一下,說道,“日本戰爭前後發生的事情足以證明,美國會想方設法的阻撓我國,給我們製造各種各樣的麻煩,不然美國也不會拿出老本幫日本重建,更不可能借日本戰後重建拉攏印度。如果我們用軍事手段解決藏南問題,肯定會把美國牽扯進來,到時候戰爭的規模與影響很有可能超過我們的控制範圍。結合當前的國內局勢,我們不得不三思而後行。”
顧衛民點了點頭,認同了王元慶的說法。
“不管是對內,還是對外,我們的選擇都將影響到整個中華民族的未來。”王元慶嘆了口氣,說道,“共和國的國情非常特殊,雖然政治改革的正確性大家都知道,也得到了絕大部分公民的支援,但是政治改革的方向沒有明確,到底改成什麼樣子,絕大部分公民心裡都沒底。如果在此時發生某些意想不到的事情,不但會給叛國集團可趁之機,還會影響到不明就裡的民眾,讓局勢失去控制。”
“國內問題確實很棘手,我們只能兩害相權取其輕。”
王元慶微微點了點頭,朝顧衛民看了過去。
“當務之急是剷除叛國集團,而且要做到一網打盡、不留餘患。不管是誰,只要背叛國家,就應該受到最嚴厲懲罰。”顧衛民稍微停頓了一下,“明確了目的,我們才知道最該做什麼。我認為,在剷除叛國集團的時候,穩住國內局勢最為重要。只有條件允許,我們才能在對外問題上做文章。實在不行,只能耍外交手腕,能拖就拖,即便拖上幾年,使藏南問題變得更棘手,也不能因此葬送國家與民族的未來。”
“我也這麼認為,只是牽扯太大,各方面的因素太複雜了。”
顧衛民長出口氣,說道:“確實如此,情況非常複雜。審訊索祥隆,肯定能夠獲得新的線索,對剷除叛國集團有很大幫助。為此,必須在藏南問題上做文章,引開叛國集團的注意力,讓叛國集團認為時機已經成熟。如果把握不好,很可能假戲成真,局勢將失去控制,叛國集團有機可趁。既然如此,我們必須做好兩手準備。”
王元慶微微一笑,顯然顧衛民說出了王元慶想說的話。
顧衛民也笑了笑,說道:“看來,我說這些都是多餘的。”
“也不是,至少讓我相信,不是我一個人有這樣的想法。”
“光想還不行,必須落實到實際行動上去。”顧衛民知道王元慶早已做出決策,並不需要其他人提供參考建議,只是希望從其他人那裡獲得支援。
“我已做出相關部署,眼前最重要的就是創造一種氣氛,或者說一種環境。”
顧衛民點了點頭,說道:“我儘快安排,如果這是一次策劃周密的叛亂行動,涉嫌人員肯定不少,說不定會拉幾個地方大員進來。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在國家利益上,我們與叛國集團沒有任何妥協餘地,必須一網打盡。”
“我讓李存勳安排相關人員,配合你的工作。”
“也好,至少我們能夠信任軍情局。”
聽到這話,王元慶笑了起來。很明顯,顧衛民有點擔心軍情局。
“沒別的事,我就告辭了。”顧衛民看了眼手錶,“如果在元首府呆得太久,恐怕會惹人生疑。我那邊部署好之後,再與你聯絡。”
“沒問題,我讓小焦送你。”
送走顧衛民,王元慶回到了西圃園書房。
雖然王元慶考慮過顧衛民的忠誠性,因為按照共和國的法律,在沒有確定國家副元首的情況下,如果王元慶出了什麼意外,顧衛民就是國家最高領導人,但是全面考慮後,王元慶排除了顧衛民的“嫌疑,“如果顧衛民真有問題,只能說明當年提拔顧衛民的趙潤東有問題。作為共和國前任國家元首,趙潤東不但支援王元慶的政治改革舉動,也不可能做出背叛國家的事情來。
不管是誰,叛國者必將遭到最嚴厲的懲罰。
卷九 暗流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