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在西南與西北地區上空分別設立了充電空域。如此一來,所有支援類作戰飛機的巡邏時間都延長到了12小時以上,足以為首輪空中打擊提供全程支援與掩護。
即便在和平時期,用預警機、戰略偵察機、電子戰機監視敵對國境內的軍事調動與部署情況都是非常常見的事情,更何況在戰爭已經爆發的情況下,所以裴承毅此時派支援類作戰飛機監視印度軍隊的調動情況,既不是軍事入侵行動,又不會讓印度軍隊過分緊張。按照裴承毅的猜測,轟炸了安達曼…尼科巴群島之後,印度空軍肯定會提高警備級別,並且認為共和國空軍將立即打擊印度境內的軍事目標。
實際情況正是如此,印度空軍在北京時間凌晨1點前就進入了戰備狀態。
根據預警機發回的報告,1點30分左右,出現在印度東部與西北地區上空的戰鬥機超過了400架,而且都是執行制空作戰任務的戰鬥機。
對手選擇了戰略防禦,而不是戰略進攻,裴承毅鬆了口氣。
印度空軍的行動還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印度並不認為戰爭會在31日爆發。換句話說,印度隊為戰爭將在8月1日爆發,因此各項準備工作比實際晚了大約24小時。只有如此,印度空軍才會選擇戰略防禦。
此時,裴承毅能夠做的就是等待。
各級參戰部隊在0點20分左右開始進行戰鬥準備,即便是反應最快的部隊也需要數個小時才能進入戰鬥狀態,更何況,海軍的戰鬥還沒有結果,是否需要按照計劃對印度發起全面空中打擊還是個問題呢。
裴承毅在等待,袁晨皓卻在忙著計算即將爆發的空中戰鬥。
30日下午,軍事偵察衛星就發現了到達甘吉布勒姆(位於印度南部,距離金奈大約90千米)空軍基地的加油機群,斷定印度空軍將把加油機派往安達曼…尼科巴群島,支援正在東印度洋上活動的艦載航空兵。因為印度空軍的主力戰鬥機也是F…46I,而美國海軍戰鬥機採用的都是軟管加油裝置(主要是海軍的夥伴式加油吊艙是軟管加油系統),所以印度從歐洲採購的KA…370加油機配備的是軟管加油裝置,能夠為印度海軍的F…46I補充燃油。雖然軟管加油系統的輸送效率不如硬管加油系統,但是24架加油機足以為一支艦隊的所有艦載戰鬥機提供燃油補給。
這一情報映證了海軍的推斷,印度海軍準備封鎖馬六甲海峽與巽他海峽。
因為與海軍的作戰計劃基本吻合,所以裴承毅沒有在30日下午干預海軍的作戰行動。
袁晨皓在計算即將爆發的空中戰鬥時,卻不得不考慮這個因素。
印度空軍只有24架加油機,如果這批加油機到達北部戰場,肯定會對印度空軍的作戰行動提供很大的幫助。關鍵是,30日下午到達甘吉布勒姆空軍基地的加油機能夠在31日夜間返回北部戰場嗎?
答案是否定的,因為加油機的調動工作比戰鬥機還要麻煩。
如果印度空軍打算把加油機派往北部戰場,首先要將地面燃油補給系統送往北部地區的某座空軍基地。加油機的地面燃油補給系統比戰術戰鬥機的複雜得多,也龐大得多,運送工作非常麻煩。如果用運輸機進行空運,1個加油機中隊(8架加油機)的地面維護裝置需要12架戰術運輸機,或者6架戰略運輸機。印度空軍的運輸能力非常有限、也就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調動加油機。更重要的是,在戰爭的威脅下,印度空軍不大可能把加油機派往北部地區的空軍基地。
加油機無法往北部署,唯一的辦法就是讓加油機北上。
根據這一情況,袁晨皓很快就得出了答案,就算24架加油機全部北上,支援執行防空作戰任務的戰鬥機,最多隻能支援96架戰鬥機。原因很簡單,甘吉布勒姆空軍基地距離前線太遠了,加油機往返飛行將消耗很多燃油,能夠提供給戰鬥機的燃油非常有限,1架加油機最多支援4架戰鬥機。
有了這個資料,後面的計算就簡單得多了。
印度空軍的制空戰鬥機不會超過500架(不算少,共和國空軍的J…16A的數量只有420架,美國空軍的F…42A的數量只有370架),其中包括300架F…46I。F…46I執行防空巡邏任務時的最大巡邏時間為2。5小時,也就是說,在1點15分之前起飛的F…46I必須在3點45分之前返航。算上返航、地面維護、再次趕往巡邏空域所需的時間,這批F…46I最快只能在6點30分左右回到戰場上空。實際情況肯定更槽糕,因為印度空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