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部分(3 / 4)

小說:國策 作者:九十八度

戰術螢幕上。對於在深海活動的潛艇來說,聲音是瞭解外界情況的唯一渠道,處理噪音訊號,與預警機處理雷達反射訊號一樣重要。

分析得出的結果讓肖靖波非常驚訝。

只有140多枚反艦導彈,而且全部來自一個方向。

也就是說,這是由一批戰鬥機發起的攻擊。如果按每架戰鬥機攜帶8枚導彈計算,只有18架戰鬥機參加了攻擊。如果照每架戰鬥機攜帶6枚導彈計算,也只有24架戰鬥機參加了攻擊。

這麼點以擊力量,怎麼可能打垮印度艦隊?

肖靖波沒有考慮是不是華劍鋒犯了錯誤,只是決定等等再看。

第二批反艦導彈到達的時候,肖靖波更加驚訝了。

仍然只有140多枚導彈!

只不過,肖靖波這次發現了另外一個關鍵問題,那就是2批導彈都在距離印度西部艦隊旗艦30幹米以內突然墜毀。由此可以斷定印度旗艦上有強制電磁干擾系統,而且不止一套。

既然不止一套,就很有可能有許多套。

隨著第三批200多枚反艦導彈再次落空,肖靖波的推斷得到了證實。

同時被證實的還有另外一個猜測,那就是隻有印度旗艦上有強制電磁干擾裝置,其他戰艦上沒有干擾裝置。

這下,肖靖波找到了首要目標。

在此之前,“蜥鯨”號已經透過噪音特徵確定了3艘中型航母的身份。這不是什麼麻煩事,“維克拉瑪蒂亞”號最先加入印度海軍,在此之前進行過改進,更換了主推進器,噪音特徵發生了很大變化;“維克蘭特”號也進行過改進,只是推進器沒有到使用壽命,沒有更換推進器,噪音特徵的變化不是很大;“維拉特”號最後加入印度海軍,在英國海軍服役的時候進行過一次改進,標準與印度海軍完全不同,噪音特徵也就完全不同。也就是說,雖然3艘航母來自同一個級別,但是噪音特徵有著明顯區別。共和國海軍的潛艇早就收集了3艘航母的噪音特徵,肖靖波只需要讓其對號入座。

戰鬥開始前,肖靖波還在考慮該怎麼打。

因為附近沒有友艇,所以肖靖波有兩種選擇,一是集中力量攻擊旗艦,使印度艦隊喪失協同作戰能力,然後由航空兵、或者在第二輪攻擊中對付其他戰艦。二是同時攻擊3艘航母,打掉印度艦隊的反擊能力,爭取獲得最大的戰果。

發現印度艦隊有強制電磁干擾系統,而且都部署在“維拉特”號上之後,肖靖波沒有什麼好猶豫的了,肯定要集中力量幹掉旗艦,然後再對付附近那2艘AIP常規潛艇,最後再慢慢收拾其他印度戰艦。

這是教科書式的攻擊方式,沒有任何難度可言。

在第四批導彈到達前,肖靖波下達了攻擊命令。

因為空氣對電磁波的衰減可以忽略不計,所以強制電磁干擾系統可以對付所有暴露在空中的目標。因為海水對絕大部分頻段的電磁波都有衰減作用,而且非常明顯,所以強制電磁干擾系統無法對付海面下的目標。更重要的是,強制電磁干擾系統主要集中在短波與超短波頻率上,而這兩種波長的電磁波均無法穿透海水,所以即便對海面下數米處的魚雷也沒有任何作用。

在第四批導彈被幹擾系統“擊落”之前,“蜥鯨”號一口氣發射了6條重型魚雷。

這不是普通的魚雷,而是在2030年才研製成功的650毫米重型兩用魚雷。

受“四國海盆海戰”的影響,共和國海軍在日本戰爭之後非常重視天生具有抵抗強制電磁干擾能力的魚雷。也正是如此,共和國海軍才決定普及650毫米重型魚雷,而且首先發展的就是對水面戰艦具有巨大威脅的重型兩用魚雷。因為650毫米重型魚雷的造價是533毫米魚雷的數倍,所以在共和國海軍中,650毫米重型魚雷只被用來攻擊海面戰艦。對付水下目標的時候,潛艇艇長更願意使用價格低得多的533毫米魚雷。

為此,“蜥鯨”號就攜帶了12條533毫米反潛魚雷,以及12具發射管介面卡。

30型650毫米重型魚雷又被稱為“水下導彈”,因為這是第一種採用了複合推進系統的重型魚雷,在普通推進模式下,30型魚雷的最大航速為70節,射程為50千米/70節,或者120千米/55節,或者180千米/40節。在進入衝刺階段的時候,30型魚雷前端的空泡發生器與尾部的火箭助推器開始工作,魚雷的最大速度提高到300節左右。因為最後衝刺階段的距離一般為5千米,30型魚雷只需要大約30秒就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