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6部分(1 / 4)

小說:國策 作者:九十八度

不得不說,杜奇威表現出了應有的冷酷。

比起救援歐洲軍團的2個師,儲存2個炮兵旅的意義更加重大。特別是從即將打響的戰鬥來看,如果杜奇威過早的使出具有威懾力的兩張牌,不但會使防禦變得異常艱難,甚至失去反擊機會。

問題是,杜奇威不可能拋棄第1裝甲師與第3步兵師。

天亮前,杜奇威沒有急著下達突圍命令,而是讓第1裝甲師與第3步兵師儘量修補千瘡百孔的防線,擋住敵人的進攻腳步,儘量延緩敵人的突擊速度。

從某種意義上講,杜奇威並不相信裴承毅會在錫爾特大打出手。

再平庸的指揮官都看的出來,隨著美軍第7步兵師到達迪亞巴克爾,共和國陸軍首先要做的不是打下2個美軍師盤踞的錫爾特,而是鞏固巴特曼西面的防線,或者以有限的戰術進攻牽制第7步兵師,等到挫敗美軍的銳氣之後,再猛攻錫爾特。只要增援無望,第1裝甲師與第3步兵師甚至有可能主動投降。

站在杜奇威的角度,必須考慮一個問題,即攻打錫爾特的目的是迫使第7步兵師馳援。

這絕對不是沒有可能的事情。

事實上,在此之前,裴承毅的戰術部署就已經迫使杜奇威讓布呂歇爾率領歐洲軍團的先頭部隊馳援哈卡里,結果2個戰鬥力最強的旅全軍覆沒。緊接著,裴承毅又用同樣的辦法迫使杜奇威讓歐洲軍團的主力部隊馳援,結果掉進了包圍圈,到現在都無法脫身。如果第7步兵師重蹈覆轍,杜奇威就得向土耳其戰場投入更多的部隊。就算這不會對南面的戰鬥產生太大的影響,也會讓美軍損失更多的作戰部隊。

按照杜奇威的邏輯,一個晚上的炮擊,不算太大的代價。

就算已經發起了地面進攻,也可以使用伊朗軍隊或者伊拉克軍隊,共和國陸軍的主力部隊說不定已經轉移到其他地方去了。

果真如此的話,馳援錫爾特就是讓第7步兵師前去送死。

當然,杜奇威必須證實他的猜測。

天還沒亮,美軍的大型無人偵察機就趕了過來,在迪亞巴克爾上空拍下了錫爾特方向上的戰場畫面。

隨著天色放亮,戰場上的形勢也愈發明顯了。

杜奇威剛剛吃了早飯,參謀就送來了最新的偵察報告。正在攻打錫爾特的確實是第一戰鬥單位的主力部隊,因為無人偵察機不但拍下了塗有第一戰鬥單位標誌的坦克戰車,還辨認出這些坦克戰車確實是共和國陸軍才有的DZ…31C與DB…30D,而不是出口給伊朗與伊拉克的那些老舊裝備。

半個小時後,第二份情報送到。

與第一份情報一樣,已經確定攻打錫爾特的是共和國陸軍的主力部隊,在東面擔任主攻任務的是第一戰鬥單位的部隊,而在西面擔任穿插任務的是第十戰鬥單位的部隊。更加重要的是,這份情報中提到,第十戰鬥單位只投入了3個戰鬥營,其他的主力作戰部隊均轉移到了巴特曼西面,並且進入了防禦陣地。

這下,完全不用猜測,就能看出裴承毅的意圖。

吃掉歐洲軍團的殘餘部隊,再在巴特曼西面迎戰即將到來的美軍第7步兵師。因為錫爾特以西方向上的肅清工作已經進行得差不多了,如果戰爭在這個時候結束,獲勝的將是共和國。說直接一點,共和國完坐可以在這個時候停止大規模軍事行動,在控制的佔領區內成立一個以庫爾德人為主的國家。哪怕共和國當局不打算肢解土耳其,也可以在佔領區內成立一個完全不受土耳其中央政府控制的庫爾德人自治政權。總而言之,共和國陸軍隨時有可能調整戰略部署,守住到手的勝利果實。

對杜奇威來說,這絕對是不可接受的結果。

在進攻作戰中,共和國陸軍的2個戰鬥部隊,準確的說,是1個戰鬥部隊加一些沒有多少戰鬥力的伊朗軍隊就能吃掉2個美國陸軍師與大約30萬土耳其國民軍。如果共和國陸軍打算鞏固防禦陣地,充分利用交戰地區的複雜地形,當共和國陸軍在戰術空運方面的強大優勢,2個戰鬥單位至少能夠頂住5個美國陸軍師。如果算上伊朗軍隊與伊拉克軍隊,杜奇威至少需要準備7個師的兵力,才有可能在一場不在乎傷亡與損失的戰役中擊敗對手,奪回土耳其東南地區。

毋庸置疑,這是絕對不可能出現的事情。

用7個師去攻打土耳其東南地區不算什麼,問題是,誰能保證傷亡不會超過美國的承受能力?要知道,共和國陸軍非常重視在防禦戰中殺傷敵人的有生力量,而且有能力讓美軍付出足夠慘重的代價。為土耳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