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隊之一,如果讓這支部隊打到了伊斯肯德倫,後果將不堪設想。
不是,第八戰鬥單位的任務不是攻打伊斯肯德倫,而是包圍伊斯肯德倫。
如果第八戰鬥單位順利包圍了伊斯肯德倫,也就是打下了位於伊斯肯德倫灣北面的奧斯曼尼耶,切斷了哈塔伊省的對外通道,美土聯軍就將失去所有主動權。到時候,就算兩個美軍師到了伊斯肯德倫,杜奇威也只有兩個選擇,一是讓第2裝甲師與第4步兵師強攻第八戰鬥單位的防線,二是讓2個師向西轉移,從梅爾辛上岸。毋庸置疑,這兩個選擇都沒有任何好處可言,前者會讓美軍暴露在共和國陸軍的強大炮火面前,就算能夠衝破第八戰鬥單位的防線,也會遭受極為慘重的損失,使突圍行動變得毫無意義。後者將耽擱寶貴時間,就算能夠毫髮不損的投入戰鬥,也無法阻止美土聯軍戰敗。
更加重要的是,這只是一系列進攻行動的開始。
等到第八戰鬥單位消磨掉美軍的鬥志,裴承毅就會用剛剛抵達戰場第五戰鬥單位攻打伊斯肯德倫,控制這座極為重要的港口城市。與此同時,東面的第一戰鬥單位與第十戰鬥單位不但會猛攻錫爾特,還會順勢攻打迪亞巴克爾,一直向西推進,最終將土耳其的整個東南安納托利亞地區分割出來。打到這一步,就算共和國軍隊沒有打下安卡拉,也能迫使美國與土耳其承認戰敗。
想明白這一點,杜奇威不得不聯絡達揚。
第2裝甲師與第4步兵師要死守伊斯肯德倫,要想堵住迪亞巴克爾那邊的漏洞,就只能把希望寄託在唯一能夠及時到達的部隊身上,也就是答應派往以色列的第7步兵師。
萬幸的是,南面的戰鬥還算順利,而且達揚也是個非常有大局觀的將領。
雖然杜奇威知道出爾反爾會讓達揚非常反感,而且會讓他背上全部責任,但是在這個時候,杜奇威已經沒有別的選擇了。當然,他沒有忘記做另外一件事情,那就是在通訊參謀建立保密通訊線路的時候,把他的想法告訴洛布林夫人。不管怎麼說,如果需要有人為最後的結果承擔責任,杜奇威絕對不希望是他本人。
卷十二 大戰前奏 第110章 決戰部署
原本飛往以色列的運輸機群在東地中海上空突然轉向,以安塔利亞灣進入土耳其,隨後轉為向東飛行,直奔迪亞巴克爾。收到這條訊息的時候,裴承毅並沒感到驚訝,只是讓參謀提醒袁晨皓,密切留意迪亞巴克爾方向上的美土聯軍動向,做好迎接美軍第三支增援部隊的準備工作。
杜奇威的這一輪調兵遣將並沒超出裴承毅的預料。
隨著第7步兵師“轉投”北方戰場,戰場形勢逐漸明朗,採取針對性行動前,裴承毅必須考慮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要不要在南方戰場上有所取捨。
把原本計劃派往以色列的第7步兵師派往迪亞巴克爾,足以表明杜奇威開始重視北方戰線上的巨大漏洞,以及對安卡拉的高度擔憂。雖然無法斷定杜奇威會不會在北方戰線上發起主動進攻,但是從這一調整可以斷定,穩住北方戰線之前,杜奇威不會在南方戰線上發動更大規模的進攻行動。
也就是說,短期內,雙方都把主力放在了北方戰場上。
對裴承毅來說,這是件好事。
隨著杜奇威把重點放到北方戰場,在2個戰鬥單位的支援下,蘇勁輝負責的南方戰線不會遇到太大的挑戰。站在裴承毅的立場上,無疑更希望在北方戰線上進行決戰。原因很簡單,在不願意捲入更多國家的情況下,敘利亞大馬士革南面的沙漠過於狹窄,不適合大兵團作戰,甚至無法讓太多的部隊展開,也就沒有太多的活動空間;雖然土耳其南部地區地形複雜、山路崎嶇,不適合裝甲部隊活動,但是在不依靠地面進攻的情況下,庫爾德斯坦地區的崇山峻嶺反而是共和國軍隊的理想戰場。
在必須要速戰速決的情況下,就得放開部隊的手腳。
收到美軍第7步兵師到達迪亞巴克爾靳訊息後,裴承毅召開了網路視訊會議,讓包括兩位前線指揮官與6位戰鬥單位指揮官在內的主要將領,以及協助作戰的各軍兵種將領參加了會議。
話題只有一個,即杜奇廁打算在北面幹什麼。
因為參會人員都非常瞭解裴承毅的指揮風格,知道他在這個時候召開會議,肯定是在為決戰做準備,所以在討論問題的時候,大家把發言的機會留給了裴承毅,就連袁晨皓與蘇勁輝都以聽為主,很少發表意見。
裴承毅也沒有積極徵求他人的意見。
提到第7步兵師到達迪亞巴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