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已經西進,沒有必要讓21軍跟在後面向西推進。
按照調整後的作戰計劃,21軍將從薩希卜根南下,沿恆河西岸交通線向南椎進,直接攻打賽思提亞、安達爾、阿散索爾、阿德拉等交通樞紐中心(均是中小城鎮)。到達阿德拉之後,再決定下一步行動,也就是到底是西進增援駐守蘭契的空降153旅,還是南下打通前往孟加拉灣沿岸地區的鐵路線。
受21軍戰鬥力的影響,不可能同時執行兩個任務。
裴承毅沒有提前做出決策,一是戰局不夠明朗,二是兩個方向上的重要性還未完全體現出來,以裴承毅的指揮風格,也不會在此時給21軍安排明確的戰役進攻任務。
當天下午,還發生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緊急調運的幾百枚超級炸彈已經裝上運輸機,預計將在17日凌晨送抵吉申根傑,交給部署在該地的陸航低空打擊部隊。
雖然數量不是很多,但是足以幫助39軍攻克加爾各答。
裴承毅並不知道,這批炸彈是應他的要求,由總參謀部後勤裝備處向生產炸彈的軍火商下達緊急訂單,由幾百名工人連夜組裝起來的。因為超級炸彈的使用範圍並不大,所以不會有太多庫存,沒有拿到訂單,軍火廠也不會大批次生產。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攻打加爾各答的“東風”就是佔領豪拉,全面包圍加爾各答。
安排好各項工作後,裴承毅才離開戰術指揮中心,讓養足了精神、提前上崗的袁晨皓替他指揮作戰行動。
幾百千米外的新德里,魯拉賈帕尼就沒有這麼輕鬆了。
16日傍晚,魯拉賈帕尼回到總理府後,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讓費爾南德斯、古吉拉德等印軍高階將領彙報戰爭情況。
毫無疑問,戰局一點都不容樂觀。
雖然古吉拉德報喜不報憂,儘量往好的方面說,比如重點介紹了宋河阻擊戰與攻打瓦拉納西的作戰行動,只輕描淡寫的介紹了蘭契與加爾各答方向上的戰鬥,根本沒有提到已經繞過加爾各答南下的兩支中國軍隊,但是魯拉賈帕尼不是笨蛋,更不是能夠被軍人隨便忽悠的政治家。古吉拉德避重就輕的介紹戰局,只能讓魯拉賈帕尼相信,局勢並不樂觀,印軍在區域性戰場上取得的“勝利”對整個戰局沒有多大影響。
會議結束後,魯拉賈帕尼讓人把史塔克請了過來。
印軍將領的話不可信,只能從美國軍事顧問那瞭解局勢。
見到史塔克,魯拉賈帕尼沒有立即詢問戰場情況,而是問了一個讓他有點惱火的問題。
“戰略警報的事,我也不太清楚。”史塔克知道魯拉賈帕尼會問這個問題,也早就聯絡了杜奇威,得到了杜奇威的答覆。“戰略警報本身存在很多不確定性因素,即便在一切正常的情況,也有可能出現虛警。印度與中國開戰之後,我們就在密切監視中國戰略核力量的動靜。東線決戰開始後,我們加強了對中國戰術核力量的監視力度。不管怎麼說,中國是超級核大國,擁有足以毀滅整個世界的核武器。我們要監視數千件核武器與運載工具,這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甚至是一件無法完成的任務。出於負責任的態度,也出於對印度戰略安全的考慮,我們不會放過任何蛛絲馬跡,更不會有絲毫疏忽大意。虛假警報在所難免,但是我相信,總理與我一樣,都認為沒有發生就是最好的結果。”
耐心聽史塔克說完,魯拉賈帕尼有種無言以對的感覺。
史塔克說得沒錯,沒發生就是最好的結果。
沉思了一陣,魯拉賈帕尼似乎還有點不放心,所以額外問了一句:“也就是說,中國沒有使用核武器的打算?”
“確實如此。”似乎覺得這個回答過於籠統,史塔克又說道,“就我們所知,中國至少不會使用傳統意義上的核武器。”
“什麼意思?”魯拉賈帕尼立即皺起了眉頭。
在核武器前面加上“傳統意義”這個定語,意思就完全不一樣了。因為美國在對待第五代戰術核武器上的態度與中國一致,所以史塔克所說的“傳統意義上的核武器”並不包括被印度等國家認可的第五代戰術核武器。
“有情報證明,中國已經在第五代戰術核武器,準確的說,是催化金屬氫高能爆炸裝置的小型化工作上取得了長足進步,很有可能研製出了爆炸當量相當於數十噸、甚至數噸黃色炸藥的高能爆炸裝置,而且很有可能已經用於實戰。”史塔克知道魯拉賈帕尼的意思,說道,“因為高能爆炸裝置不會產生放射性汙染,也沒有持續殺傷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