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2裝甲突擊旅更是沒把對手放在眼裡,所以沒有對其進行重點打擊。到了夜間,這5個二線步兵師的好運就用光了。
傍晚,5個二線步兵師的先頭部隊到達達莫東郊。
受本身進攻力量,以及夜戰能力的限制,印軍沒有立即發起反擊,而是在達莫東郊構築防禦陣地。雖然此舉讓人覺得印軍在等待主力部隊到達,但是按照袁晨皓的分析,印軍將在天亮後發起進攻。
5個二線步兵師,總兵力超過6萬,怎麼看都不是一支小部隊。
與其讓印軍搶得先機,還不如搶先進攻,不管怎麼說,第772裝甲突擊旅後面還有空突161旅的兩道防線。再說了,如果出個什麼萬一,比如5個二線步兵師放棄進攻,採取固守待援的戰術,等到印軍建好完善的防禦陣地,做好防禦準備,第772裝甲突擊旅就要付出更大的代價。
做出這一判斷後,袁晨皓立即命令第772裝甲突擊旅在天黑後發起進攻。
雖然在夜晚進攻有很多麻煩,但是第772裝甲突擊旅更擅長打夜戰。
為了防止印軍趁亂突圍,袁晨皓除了讓空突161旅守住沙赫布林與薩格爾之外,還在第772裝甲突擊旅出發之後,讓垂直起降運輸機將空突161旅的一個空突營送到達莫,幫助第772裝甲突擊旅的後勤部隊加強達莫的防禦。
這一部署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
戰鬥打響後,第772裝甲突擊旅利用印軍立足不穩,沒來得及建好陣地的機會,一舉攻破印軍防線,僅用1個小時就打掉了印軍的指揮中心,隨後以分散突擊的方法端掉了印軍的5個師部。失去統一指揮的印軍成了無頭蒼蠅,俗話說,樹倒猢猻散,在集體突圍無望的情況下,5個二線步兵師分散成幾十股小部隊向西突圍。
攻堅戰很快演變成了掃蕩戰。
最終,第772裝甲突擊旅僅逮住了不到1萬名戰俘,大約有8000名印軍在達莫附近被空突161旅的空突營與第772裝甲突擊旅的後勤部隊抓獲,大約14000名印軍分別在沙赫布林與薩格爾落網,最後一股繳械投降的印軍直到28日上午才走出薩格爾東面的山區,向正在大路上巡邏的共和國軍隊繳械投降。這股印軍不是沒有武器彈藥,也不是人負傷,飢餓迫使他們放下了手中的武器。
這場戰鬥沒有什麼值得稱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