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連線那格浦爾與賴布林的戰略要地。在印軍看來,裴承毅正在派兵攻打那格浦爾。
問題是,裴承毅為什麼要佔領那格浦爾。
雖然那格浦爾不是邦府,但是在印度中部地區,那格浦爾的戰略重要性絕對不在任何一座邦府之下。從地理位置上看,那格浦爾是賴布林的西部屏障與海得巴拉的北部屏障,以那格浦爾為中心的突出部擋住了中國軍隊前往賴布林與海得巴拉的去路,只要印軍在那格浦爾站住腳,攻打蘇拉特的主力部隊與正在孟加拉灣沿岸地區掃蕩的39軍就無法會師,更別說協同作戰了。也就是說,佔領那格浦爾後,中國軍隊就可以從兩個方向上夾擊賴布林,然後從那格浦爾與賴布林南下,圍攻海得巴拉。
海得巴拉受到威脅絕對不是小事,因為那裡是印度的“陪都”。
天還沒亮,那格浦爾的印軍就開始為進攻做準備。
無論如何也不能讓敵人控制伯爾古希與班圖爾納,必須將中國軍隊趕回去,確保那格浦爾的絕對安全。
因為偵察手段有限,所以印軍並不知道,到達伯爾古希與班圖爾納的第363機械化步兵旅不但沒有向那格浦爾挺進的意思,還在佔領兩座小鎮之後,開始構築防禦陣地,而且用上了大量工程裝置。
與之相反,第363機械化步兵旅不缺偵察手段。
印軍剛剛集結完畢,空中打擊與炮火打擊相繼到來。
轟炸持續了30分鐘,炮火打擊持續了30分鐘,準備攻打伯爾古希與班圖爾納的印軍地面部隊損傷慘重,完全失去了活動能力。
進攻不成,就只能死守。
讓印軍怎麼也想不明白的是,到達伯爾古希與班圖爾納的中國軍隊並沒到來。
直到當天中午,印軍派出去的偵察兵才搞清楚了情況,第363機械化步兵旅已經在伯爾古希與班圖爾納站穩了腳跟,防禦陣地修得非常完善。
裴承毅到底想幹什麼?
遠端遙控指揮的古吉拉德完全被搞糊塗了。
中國軍隊在距離那格浦爾只有一步之遙的地方停下了腳步,難道用1個旅的兵力就是為了在那格浦爾外圍修建防禦陣地?
要知道,那格浦爾位於韋恩根格河的平原上,而伯爾古希與班圖爾納都位於薩特普拉山脈的山區裡,中國軍隊居高臨下,最多隻需要投入1個軍的兵力,就能一鼓作氣的打下那格浦爾。
古吉拉德並不清楚,裴承毅此時根本抽調不出1個軍的兵力。
再說了,攻佔那格浦爾那種大城市,不但耗費兵力,浪費時間,還要耗費極為寶貴的彈藥物資。在必須集中兵力攻打蘇拉特的情況下,裴承毅沒有理由在那格浦爾投入太多的力量。
問題是,攻佔伯爾古希與班圖爾納的目的是什麼?
如果僅僅為了防禦,完全沒有這個必要,退後幾十千米建立防禦陣地與頂著那格浦爾建立防禦陣地基本上沒有區別。
也就在古吉拉德疑惑不解的時候,38軍的2個炮兵旅到達阿姆拉。
雖然第363機械化步兵旅沒有在阿姆拉修建炮兵陣地,但是2個炮兵旅都有一支規棋不小的工程部隊,而且炮兵有修建炮兵陣地的能力。更重要的是,2個炮兵旅是以公路機動的方式到達阿姆拉的,沒有佔用寶貴的鐵路運輸資源,隨同2個炮兵旅到達阿姆拉的還有1列滿載彈藥的列車。從當天下午開始,平均每4個小時就有1列掛100節車皮、專門運送彈藥的列車開往阿姆拉。
與2個炮兵旅同時展開行動的還有在博帕爾休整的38軍。
當天傍晚,38軍到達納爾莫達河上游的賈巴爾普爾。主力部隊過河之後,擔任先頭部隊的第381裝甲旅率先向南發起突擊,在當天晚上就攻佔了奈恩布林。
發現奈恩布林失守,古吉拉德才猛然反應過來。
裴承毅要打的不是那格浦爾,而是賴布林。
很快,古吉拉德收到了更加確切的情報,攻佔奈恩布林的不是突擊部隊,而是38軍的裝甲部隊!
這下,古吉拉德再也沒有什麼好懷疑的了。
整個方向上,只有賴布林值得輩承毅動用38軍。
再反過來看,就不難明白36軍的突擊行動了。36軍不是去攻打那格浦爾,而是佔領阿姆拉。準確的說,是為38軍的炮兵旅提供炮兵陣地。阿姆拉距離賴布林大約350千米,正好在遠端炮兵的最大打擊範圍之內。更重要的是,阿姆拉有直通博帕爾的鐵路線,不用為炮兵部隊的補給問題發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