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部分(2 / 4)

小說:國策 作者:九十八度

70年代初再次淪落為發展中國家,也因此成為唯一一個由發達國家衰落而來的發展中國家。

事實上,阿根廷從沒成為發達國家,因為“退回”發展中國家行列的時候,連工業化都未完成。國力衰退,給阿根廷帶來了一次慘痛的教訓,那就是1982年的馬島戰爭。從客觀的立場上出發,這場持續73天的戰爭給阿根廷帶來的並不全是壞處。一年之後,阿方辛民選政府上臺,大力推進民主化程序,阿根廷恢復憲制,從20世紀30年代開始、持續近半個世紀的政治動盪宣告結束。

經過30多年的穩定發展,進入21世紀的第二個10年時,阿根廷的經濟已經具有相當的規模,不但再次成為全球知名糧倉(2019年,阿根廷是全球第一大肉製品出口國、第二大小麥出口國、第四大水產品出口國、以及第五大玉米出口國),還建立起了相對完備的工業基礎設施,成為南美地區僅次於巴西的經濟強國。如果按照人均國民產值計算,阿根廷在2019年邁入了初級發達國家行列,成為南美洲最富裕的國家之一。

所謂好事多磨,阿根廷的發展並非一帆風順。因為經濟增長迅速,所以阿根廷政府在2016年啟動國防現代化建設,外交上採取多示化策略,希望透過積極外交,打破西方國家的軍事封鎖。事實上,進行國防現代化建設的最初幾年,阿根廷並沒完全到向共和國,而是希望利用共和國,讓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解除已經持續了30多年的軍事禁運,從而獲得來自西方世界的武器裝備。

直到2019年,也就是金融危機轉化為大蕭條的那一年,阿根廷才全面倒向共和國。

毋庸置疑,阿根廷沒有別的選擇。以當時的情況,對阿根廷威脅最大的不是英國,真正影響到阿根廷社會穩定的也不是南大西洋上的馬爾維納斯群島,而是讓全世界所有國家都深受其害的大蕭條。不管是阿根廷,還是其他任何一個國家,在大蕭條時期,首先考慮肯定是經濟問題,特別是國內就業問題。

因為阿根廷在前幾年大肆購買武器裝備,所以大蕭條爆發的時候,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將阿根廷列入了“不受歡迎國家”名單。雖然在最初的時候,這個由美國國務院起草的名單沒有多少實際意義,但是隨著大蕭條加深,經濟局勢越來越惡劣,各國不得不豎起貿易保護壁壘的時候,這個名單就意義非凡了。

進入21世紀第三個10年,阿根廷迅速調整政策,加快了與共和國全面合作的步伐。

不得不說,阿根廷在緊急關頭做出了最正確的決定。

10年大蕭條(按照西方國家的定義,大蕭條從2017年持續到2027年,整整10年)期間,全球經濟總量縮水近六成,所有主要經濟體都出現了負增長,所有人口超過1000萬的國家都出現了衰退。毫無疑問,在這10年中,比的不是誰的發展速度更快,而是誰的衰退速度更慢。

對某一個經濟體來說,要在逆境中保持前進的步伐,唯一的辦法就是加大出口。

事實上,大蕭條期間,幾乎所有國家都在想方設法的擴大出口規模。正是如此,貿易戰才貫穿了整個大蕭條。當然,貿易戰不是亂打一氣,不但有針對性,還有選擇性。實事求是的講,大蕭條期間的貿易戰基本上就是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的經濟戰,不管是共和國還是美國,在豎起貿易保護大旗的時候都不約而同的對貿易物件區別對待,而不是無差別的打擊所有國家。

因為有著共同利益,所以阿根廷有幸獲得了共和國的“最惠國”待遇。

雖然沒有確切的統計數字,但是誰都不能否認,大蕭條的10年間,阿根廷從共和國得到了難以估量的好處。也許,一些對比數字最能說明問題。在這10年中,阿根廷經濟規模萎縮了11%,僅為全球經濟萎縮幅度的17%、甚至只有共和國經濟萎縮幅度的36%,如果以全球經濟為基數,則相當於增長了125%。按照某阿根廷經濟研究機構做出的評估,大蕭條期間,與共和國的貿易為阿根廷創造了大約150萬個就業崗位(相當於阿根廷總勞動人口的17%,也就是說,每6個阿根廷勞動看中就有1個在生產出口到共和國的產品),每年創造近4000億比索的稅收(約佔阿根廷各級政府總稅收的7%),年均貿易收入超過13000億比索(如果以2027年的人口數量計算,相當於每個阿根廷人每年從共和國的龐大市場上獲得大約30000比索的收入,約佔阿根廷人均收入的20%)。這些資料都能說明,正是全面開放的共和國市場拯救了阿根廷。

當然,沒人否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