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戰爭之後,王元慶利用軍隊在戰爭期間的一系列過激行為收回了軍事決策權,將包括裴承毅在內的一批在軍隊中有很大影響力的將領打入冷宮。雖然王元慶沒有搞大清洗,但是透過這一系列的動作;最終成為了共和國軍隊的最高統帥,掌握了軍事大權,為接下來的印度戰爭做好了準備。
由此可見,不管是王元慶還是紀佑國,都離不開軍隊的支援。
王元慶在軍事方面做出的最大貢獻就是“淨化”了軍隊的內部環境。在他掌權的10多年內,因為世家派分崩離析,只剩下了少壯派,所以軍隊內部不存在派系鬥爭,最多是各軍兵種為軍費問題產生爭執。
問題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權利,而有權利的地方就有利益之爭。
世家派沒有了,不等於少壯派一片和睦。
連續兩次軍事改革之後,共和國的軍事大權實際上已經分成了兩個部分;一是由國防部掌握的預算、人事等“文權”,二是由總參謀部掌握的調動、戰爭等“武權”。雖然這種權力劃分仍然不夠理想,按照大多數人的觀點,最終應該形成由國防部領導軍隊,總參謀部只負責作戰指揮的,即文官管理軍隊的權力分配方式,但是理想的軍事管理方式必須具備一個基礎條件,那就是民主政治,即軍隊向國家效忠,而不是向執政黨效忠,所以首先得完成政治改革。從某種意義上講,軍事改革與政治改革是同步前進的,因為共和國的特殊國情,即政治改革需要得到軍隊的支援,所以軍事改革總比政治改革快那麼一點。為了確保透過溫和的改革來解決社會矛盾,而不是把改革釀成暴力革命,所以軍事改革不可能走得太快,更不可能單獨存在。
明白這個道理,也就不難理解,王元慶為什麼要存離任前提出第三次軍事改革了。
雖然在普通老百姓看來,第三次軍事改革是王元慶的使命,因為紀佑國搞了第一次軍事改革、趙潤東搞了第二次軍事改革,如果王元慶不搞一次軍事改革,其在共和國曆史上的地位就將受到影響。但是明白事理的人都知道,如果王元慶僅僅為了名留青史,就應該在日本戰爭之後搞第三次軍事改革,而不等到離任前才下手。不管怎麼說,軍事改革也是社會改革,需要足夠的時間,不可能在一年半載內見到成效。更何況政權交接本來就是個非常敏感的話題,如果沒有絕對的必要,王元慶不可能在即將離任,共和國將迎來10年一次的政局更迭的時候搞第三次軍事改革。
那麼,第三次軍事改革的必要性是什麼呢?
前面說了,軍事改革與政治改革相輔相成。
紀佑國在這麼做,趙潤東也在這麼做,王元慶沒有理由不這麼做。也就是說,第三次軍事改革的必要性就是支援政治改革,成為繼續推動政治改革的動力。
以裴承毅的政治頭腦,不可能不明白這其中的深刻關係。
袁晨皓也不是笨蛋,經裴承毅提醒,也明白了這個道理。
“關鍵是,元首即將離任,即便第三次軍事改革的想法非常美好,能否達到目的還是個問題。”
“能不能達到目的,那得看採用的手段。”
袁晨皓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等著裴承毅繼續說下去。
“歸根結底,第三次軍事改革的現實意義就是利用軍隊的影響力,將政治改革推入一個嶄新的層面。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元首肯定有所安排。而我個人認為,元首肯定會在軍隊的內部問題上做文章。”
“派系鬥爭?”
裴承毅點了點頭,說道:“你想想,如果沒有了鬥爭,軍隊還有價值嗎?”
袁晨皓一下沒有明白過來,也就沒有開口。
“從改革趨勢來看,民主制度建立起來之後,軍隊的基本屬性肯定會發生轉變我們都知道,理想情況下,軍隊屬於國家與公民,因此軍隊不能介入政治鬥爭,軍人也不能干預政治。事實上,這些年來,我們不是一直在提倡軍人不干預政治的口號嗎?”裴承毅笑著搖了搖頭,說道,“問題是,理想離我們太遙遠了,非常不現實。現在的情況是,隨著元首離去,在下任元首會不會積極推動政治改革的情勢還不明瞭的情況下,需要一股相當的勢力來推動政治改革。毫無疑問,軍隊是唯一的選擇,只要政治改革符合軍隊的利益,得到軍隊中多數人的支援,不管誰住進元首府,都不可能改變政治改革的前進方向。正是如此,元首在離任前發起了第三次軍事改革。問題是,只要是改革,就會損害一部分人的利益,讓另外一部分人獲得好處,為此,元首必須做好一件事情。”
“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