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3部分(3 / 4)

小說:國策 作者:九十八度

國主動退出中東地區的對策,讓共和哥不得不為一場兩個超級大國間的正面對抗買單。

顯然,裴承毅以往的判斷有問題。

雖然沒人否認,只要共和國沒有放棄向成為世界頭號強國、而且是唯一的頭號強國的目標前進的步伐,而美國又不打算心甘情願的放棄霸主地位,成為21世紀的俄羅斯,淪落為地區性強國,那麼共和國與美國之間的戰爭就難以避免,甚至有很多人認為,共和國與美國當局積極推進全面核裁軍,就是不想讓兩個超級大國間的戰爭毀滅整個世界,開啟通往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大門。但是必須承認一件事情,那就是不管是美國還是共和國,在為世界大戰做好準備之前,都不會挑釁對手。事實上,從第四次印巴戰爭之後,特別是由東海戰爭引發的全球金融海嘯、以及隨後爆發的全球性大蕭條開始,共和國與美國就在為第三次世界大戰做準備。

戰爭準備不是動員國民、生產武器那麼簡單,必須從最基礎的事情,也就是關係到國家綜合實力的小事做起。拿第二次世界大戰來說,作為歐洲策源地的德國,實際上早在納粹上臺之前,魏瑪政府就透過振興民族工業、恢復國內市場、建設基礎設施為戰爭做準備。而在大西洋的另外一邊,富蘭克林·羅斯福在1933年上臺後,以對付大蕭條為名,全力推行凱恩斯主義,透過擴大財政赤字來修建國家基礎設施,恢復工業生產,實際上也是在為戰爭做準備。二戰後,就有很多經濟學家與歷史學家認為,拯救美國的不是羅斯福,而是希特勒與東條英機,因為凱恩斯主義不可能解決導致大蕭條的根本社會問題——產能過剩,只有戰爭才能消耗大量物資,為工廠提供訂單、為工人提供工作機會、為社會提供繼續前進的動力與目的。也就是說,幫助美國走出1929年大蕭條的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作為美國最偉大的總統之一,羅斯福不可能不知道大蕭條將導致世界大戰,也就不可能沒有防備,肯定會積極備戰。

事實上,即便進入了21世紀,仍然只有戰爭才能解決大蕭條帶來的問題。

如果沒有伊朗戰爭、半島戰爭、日本戰爭與印度戰爭,能夠消耗掉囤積在共和國與美國的倉庫中,足夠全人類使用10多年的工業產品嗎?如果沒有消耗掉剩餘物資,工廠就拿不到新的訂單,就無法正常經營,就會破產倒閉,導致工人失業,民眾更加無力購買已經嚴重過剩的工業產品,導致更多的工廠破產,形成嚴重的惡性迴圈,最終導致社會崩潰。正是戰爭,而且是大規模戰爭將世界經濟帶出了危機。

問題是,在2017年爆發的大蕭條,並沒引發世界大戰。

雖然四場大規模地區戰爭消耗掉的物資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兩倍以上,四場戰爭後的重建投入總和也遠遠超過了二戰後的馬歇爾計劃,足以耗光全世界的過剩物資,不然全球經濟不可能在印度戰爭之後迅速轉好。但是與世界大戰相比,地區戰爭的最大特點就是不可能改變世界格局,也就不可能對兩個超級大國的工業體系產生根本性的影響。事實上,這才是問題的根源。

歸根結底,物資過剩是由分配不均導致的,如果社會分配能夠作到絕對公平,就不會存在過剩問題。

問題是,沒有任何人、政府、乃至社會能夠解決分配不公的問題,更不可能從做到絕對公平。如此一來,總會出現過剩現象。對不同的國家來說,區別只是過剩現象在什麼時候出現。大蕭條對社會帶來的最大影響不是讓絕大部分人的生活受到影響,而是讓政府與社會從中吸取教訓。全球大蕭條在2017年爆發,與上一次全球大蕭條相隔88年,就與西方世界在1929年大蕭條中吸取的經驗,以及做出的努力有很大關係。重要的是,這些經驗教“很多都來自第二次世界大戰。

也就是說,因為沒有爆發世界大戰,所以大蕭條的很多根本性問題並沒得到解決。

別的不說,共和國與美國的產業結構就沒有因為四場大規模地區戰爭而改變,控制著兩個世界大國經濟命脈的仍然那那些企業,而由此產生的社會分配不公問題也就不可能得到根本性的解決。

說直接點,大蕭條沒有結束,只是潛伏了下來。

正是如此,共和國與美國當局有足夠的理由相信,下一次大蕭條不會在90年之後才到來,很有可能在20年、或者30年之後就再次浮上水面。毫無疑問,在此期間,不管是共和國還是美國,都有能力解決周邊問題。因為很難有超級大國直接捲入,所以大規模地區戰爭爆發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就算會在一些熱點地區爆發大規模地區戰爭,因為沒有超級大國直接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