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麼說,裴承毅是指揮官,不是技術人員,也不是負責裝備採購的後勤人員,根本不需要了解空戰過程。
在他看來,發生在空戰後的事情才最為重要。
阿根廷空軍派出去的偵察機均遭到攔截,被迫半途返航,沒有一架完成偵察任務。也就是說,特遣艦隊到底在哪,誰也說不準!
卷十一 重新洗牌 第89章 解密
5月16日,裴承毅一直在等待新的戰鬥報告。
等了一天一夜,直到他實在堅持不住了,才去睡了幾個小時。等他在17日清晨回到指揮中心的時候,仍然沒有收到任何與戰鬥有關的訊息。也就是說,15日夜間到16日凌晨的戰鬥結束之後,特遣艦隊再次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杜奇威到底想搞什麼名堂?
裴承毅不但感到納悶,還有點惱火。
17日上午,收到阿根廷空軍的最新偵察報告後,裴承毅更加坐不住了。
一天前,也就是16日上午,裴承毅就根據計算機分析的結果,調整了偵察機的偵察線路,重點搜尋從正北到東南的150度範圍內、距離馬島1000到1750千米的海域。
為了加強搜尋力度,裴承毅還要求軍情局調整偵察衛星的軌道,務必以最快的速度對這一海域進行全面偵察。
其實,確定偵察範圍不是什麼難事。
因為航母無法搭載大型加油機,艦載戰鬥機要想提高航程,要麼依靠部署在岸上基地的加油機、要麼以“夥伴”的方式從其他戰鬥機獲得燃油,而皇家空軍的大型加油機根本到不了6500千米外執行作戰任務,所以皇家海軍的艦載戰鬥機只能依靠同伴,從而可以根據參加戰鬥的艦載戰鬥機的數量大致確定特遣艦隊與馬島的距離。15日夜間,至少有48架艦載戰鬥機參加了戰鬥。也就是說,在不考慮艦隊防空的情況下,特遣艦隊可以按照2比1的比例,為執行作戰任務的戰鬥機提供兩次空中加油,從而將F…46A的作戰半徑由正常情況下的1200千米提高到1800千米,甚至2000千米以上。因為必須考慮艦隊防空,還得考慮航母的航空出勤率,所以特遣艦隊的指揮官不會孤注一擲,只為執行作戰任務的戰鬥機提供一次空中加油,使戰鬥機的作戰半徑不會超過1750千米。阿根廷空軍部署在馬島東部與北部的防空戰鬥機能夠監視1000千米以內的海面情況,加上16日凌晨阿根廷空軍派出去的偵察機在馬島東面與北面1300千米處遭到攔截,裴承毅有足夠的理由相信,特遣艦隊距離馬島不是太遠,多半在1750千米之內。
根據這一判斷,裴承毅調整了偵察安排。
事實上,早在16日下午,阿根廷空軍就完成了偵察任務,因為沒有找到皇家海軍的特遣艦隊,所以阿根廷空軍沒有遞交偵察報告,而是在16日夜間安排了第三次偵察任務,直到確定特遣艦隊確實沒有在裴承毅劃定的海域內,阿根廷空軍才提交了偵察報告。阿方索也明確提到,特遣艦隊有可能在偵察機到達之前離開了。
會是這樣嗎?
裴承毅不太相信。馬島衝突不是打一槍換個地方的游擊戰,就算皇家海軍做好了打游擊戰的思想準備,杜奇威也不會這麼做。
按照裴承毅的判斷,只要特遣艦隊進入了戰區,就不會轉向離開。
那麼,特遣艦隊到底在哪?
如果說裴承毅不大相信阿根廷空軍的偵察報告,那他不得不相信軍情局的偵察報告。
17日下午,裴承毅收到了軍情局的偵察報告。直到這個時候,他才猛然意識到,自己忽略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即真正指揮特遣艦隊的不是皇家海軍的艦隊司令,而是在倫敦坐鎮的杜奇威。
事實上,為了完成裴承毅交代的事情,軍情局動用了大量資源。
按照裴承毅的要求,在16日12點(戰區時間)之前,軍情局就調動了10多顆偵察衛星,以接力的方式對裴承毅劃定的區域進行全面拍照偵察,並且根據特遣艦隊在這一期間所能航行的距離擴大了偵察範圍。拍照是小事,分析偵察飛行發回來的數以萬計的照片,才是最麻煩的事情。為此,軍情局不但呼叫了國家計算中心的超級計算機,還動員了上萬名情報分析員,花了24小時才處理完所有照片。
結果與阿根廷空軍的值察報告一樣,特遣艦隊沒有在裴承毅劃定的海域內。
反應過來後,裴承毅不得不承認,杜奇威確實有膽量。
排除了所有的不可能之後,剩下的再令人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