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等,想方設法的製造障礙,讓裴承毅知難而退。
放在幾天前,阿方索的伎倆肯定能夠收到效果。
現在的問題是,就算裴承毅想讓步,也沒辦法讓步,因為接管阿軍指揮權不是他的主意,而是塞隆與軍情局達成的秘密協議,即在賦予裴承毅絕對軍事指揮權的情況下,軍情局為塞隆家族的利益提供絕對擔保。為了讓塞隆絕對放心,劉曉賓還帶來了一份有國家元首王元慶親筆簽名,具有法律效率的“擔保書”。由此可見,軍情局已經孤注一擲,不再過分顧慮後果。塞隆也沒有別的選擇,達成秘密協議之後,他與裴承毅已經是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的共生關係。
有了阿根廷總統的絕對支援,阿方索最多能製造點小麻煩。
搞定阿根廷空軍中將之後,裴承毅沒有直接面對帕託斯,而是把對付阿根廷陸軍司令的任務丟給了助手東方聞。
25日凌晨,裴承毅在阿根廷海軍司令部召開了第一次聯合會議。
雖然塞隆答應為聯合司令部提供專門的辦公地點,但是裴承毅覺得完全沒必要,而是選擇了阿根廷海軍司令部。
這個選擇一是為了照顧華劍鋒,畢竟在共和國赴阿軍人中,華劍鋒的軍銜與職權僅比裴承毅低;二是阿根廷海軍司令部的基礎設施更加完善,擁有覆蓋各個頻段的數套先進通訊裝置;三是馬島爭端以海上交戰為主,海軍的作戰行動非常關鍵;最後就是裴承毅不想與阿方索扯皮,因為在搞定阿根廷陸軍司令、獲得入主總參謀部的資格之外,除了選擇海軍司令部,就只能選擇空軍司令部。
因為帕託斯對裴承毅接管阿軍指揮官非常不滿,所以只派了個少校副官來旁聽。
面對特雷塞斯庫、阿方索,以及10多名阿根廷陸海空三軍的軍官,裴承毅並沒感到壓力,甚至沒有把他們放在眼裡,因為會議室裡還有幾十名顧問團的軍官,以及10多名跟著華劍鋒過來的軍情局人員。
事實上,連華劍鋒都沒有留意阿根廷同行。
“雖然還沒有獲得確切情報,但是我們的擔憂基本上已經證實,至少有四艘英國潛艇並未按照英國國防部下達的動員令返回軍港,為遠征做準備。也就是說,這四艘潛艇很有可能已經南下,甚至已經到達交戰海域。”介紹情況的是一名軍情局派來的情報分析員,“具體是哪四艘潛艇,因為英國海軍嚴密封鎖訊息,潛艇入港前對可辨別特徵做了處理,所以暫時無法確定。只有一點可以肯定,即全是‘快速’級攻擊潛艇,甚至有可能全是第二批次的改進型。”
“情報的可靠性有多大?”
“不會低於八成。”情報分析員似乎覺得回答得不夠準確,又說道,“因為這些年來,特別是最近幾年,俄羅斯海軍的潛艇實力大大提升,戰備巡邏也愈發頻繁,平均每個月向北大西洋派遣兩到三艘攻擊潛艇,所以從五年前,英國海軍就加強了潛艇部隊的戰備級別,並且提高了對戰略潛艇的掩護力度。按照我們獲得的情報,因攻擊潛艇數量的限制,英國海軍採取了較為靈活的戰略護航戰術,即在大西洋劃定兩個戰略巡邏海域,在每個海域部署一艘執行反潛護航任務的攻擊潛艇,而不是為出海巡邏的戰略潛艇配備護航潛艇,從而大幅度降低攻擊潛艇部隊的負擔,有效保證潛艇部隊的執勤率。因為調整戰略巡邏需要至少一週,甚至半個月,所以我們有足夠的理由相信,至少有兩艘攻擊潛艇在執行戰略護航任務,而回到港口的是六艘‘機敏’級攻擊潛艇,所以我們斷定,南下的是四艘‘快速’級,而且有可能是四艘第二批次型。”
裴承毅點了點頭,表示明白情報分析員的意思。
雖然輩承毅不太關心英國與俄羅斯的恩怨,但是按照國際上的流行說法,自從共和國公開了戰略核武庫的詳細情況之後,美國就與英國達成了秘密協議,即美國海軍80%的潛艇兵力用來對付共和國,只留20%對付俄羅斯,而英國則集中力量對付俄羅斯。為此,美國不但承諾與英國共享最先進的潛艇技術,還以各種方式支援英國建造更多的潛艇。雖然這種傳聞的可信度並不高,也沒有任何證據,甚至沒人能夠說出準確的出處,但是從現實情況來看,也許真是這麼回事。如果沒有美國的協助,英國有可能搶在其他西方國家前面,率先建造採用“磁流體推進裝置”的攻擊潛艇嗎?更重要的是,在此之前,英國一度將攻擊潛艇的數量削減到6艘,最多的時候也就8艘,而在此之後,英國的攻擊潛艇數量增加到了12艘。要知道,在此期間,英國海軍還建造了3艘超級航母與數十艘大型水面戰艦,就算每年公開的軍費並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