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服英國,不要過分損害阿根廷的利益,就能讓阿根廷回心轉意,除掉後院裡的不安定因素。當然,這都是最理想的結果。以布蘭迪諾的政治覺悟,不會對理想結果抱太大希望。由此可見,布蘭迪諾仍然採取了模稜兩可的政策。
當然,戰爭已經爆發,美國政府不能繼續保持沉默。
20日上午,美國白宮新聞發言人與國務院新聞發言人先後在新聞釋出會上宣稱:任何涉及到美州國家利益的問題都是美國的問題,美國絕不容許任何勢力插手美州事務,更不會允許任何損害美洲國家利益的事情發生;對於英阿馬島爭端,美國仍然堅持一貫立場,敦促雙方立即停止軍事行動,透過和平談判解決爭端;美國願意為雙方提供談判場地,以及進行談判所需要的一切便利條件;美國政府也號召全球熱愛和平的人一同抵制戰爭,一同呼籲雙方停止軍事行動。
因為當時全世界都在關注英國的行動,所以“美國宣言”沒有引起重視。
英國首相發表“戰爭宣言”之後,美國白宮以最快的速度做出反應,再次發表了一份措詞委婉的宣告,即美國對英國政府做出的戰爭決策深表惋惜,但是美國尊重英國為了維護主權與利益做出的決策,只是希望英國當局能夠更加理性的對待戰爭,更加客觀的考慮馬島爭端的根源,以更加有效與合理的方式解決馬島爭端。
美國接二連三的表態,除了證明美國的存在之外,還在向共和國傳達某種資訊。
當然,對於遠在地球另外一邊的共和國來說,“突然”打響的馬島戰爭也讓10億國民吃了一驚,只不過,一件更加重要的事情很快就引開了全國民眾的注意力。
新的選舉法正式生效力天后,仍然是共和國元首的王元慶終於在20日下午全體代表大會正式會議結束後拿出了“修憲運動”的時刻表,即從5月1日開始對“憲法修正案”的具體內容進行審議,在5月20日之前由全體代表大會決定是否進行全民公決,如果獲得支援,將在6月1日到4日之間進行全民投票表決。
可以說,這件事對共和國的影響更大。
4月1日,新的選舉法正式生效的時候,元首首席助理焦魃山就在陪同元首參加全體代表大會的時候向新聞界透露,元首正在對“憲法修正案”的具體內容進行修訂,肯定會在月底之前拿出具體的時刻表。
由此可見,受馬島戰爭影響,共和國的“修憲運動”提速了。
這也從一個側面證明了裴承毅的判斷,即王元慶打算用馬島戰爭引開西方國家的注意力,在沒有外來干擾的情況下推進政治改革,以修改憲法的方式確定新的政治制度,取得政治改革的階段性勝利。
因為馬島戰爭提前爆發,所以王元慶提前發起了政治改革的最後攻勢。
明白這一點,也就不難判斷出共和國的態度了。
北京時間20日下午,馬島戰爭剛剛爆發幾個小時,共和國外交部就發表宣告,希望雙方以更加理智的態度對待歷史遺留問題,儘快結束沒有任何意義的軍事行動,透過談判解決爭端。
雖然這則宣告並不長,而且全是官方話語,沒有表達共和國的立場,但是共和國最先做出反應,就能說明很多問題。
部分英國新聞媒體認為,首相發表的那份不溫不火的“戰爭宣言”就受到了共和國的影響。雖然這番評論並無貶低英國首相的意思,也沒有指責英國政府的意思,因為在英國媒體眼裡,共和國才是製造馬島衝突的元兇,在共和國的態度沒有明瞭的情況下,英國政府不應該表明立場。
局勢發展到這個地步,只能說明各方心裡都沒底。
對於身處局裡的裴承毅來說,情況也好不到哪裡去。
與華劍鋒交談之後,裴承毅聯絡了李存勳。直到這個時候他才知道,軍情局不但早就料到阿根廷當局不會把軍事顧問團當回事,還早就採取了相關行動。準確的說,讓華劍鋒帶著3艘潛艇過來,就是軍情局的特別安排。按照李存勳的部署,裴承毅首先要穩住氣,不要輕易妥協,戰局很快就會發生轉變,只要阿根廷當局主動求援,華劍鋒就會提出成立聯合指揮部。
到了這個時候,華劍鋒會採取積極主動的行動,而作為阿根廷最高軍事顧問,裴承毅應該見好就收。
不用李存勳多說,裴承毅就明白了過來,無非就是一個扮黑臉,一個扮紅臉。
只是讓裴承毅略感驚訝的是,李存勳沒有遙控指揮,而是再次派劉曉賓過來,並且讓劉曉賓全權負責這邊的事情。雖然李存勳沒有說得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