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低空打擊部隊出擊,協助戰術航空兵,重點打擊伯尼哈爾山口地區的印軍裝甲力量與陸軍航空兵。
到此,裴承毅不再有所顧慮,與印軍丁對丁、卯對卯的幹了起來。
由此可見,裴承毅絕不是抱陳守舊的指揮官。
既然戰役意圖已經暴露,就沒必要繼續隱瞞戰役意圖。隨著轟炸與炮擊全面展開,印軍只有兩個選擇,要麼放棄廝守斯利那加的作戰計劃,要麼在斯利那加與共和國軍隊決一雌雄。毫無疑問,前者只能使印軍的總體戰略計當全盤崩潰,在本土西北地區與高歌猛進的中巴聯軍決戰,最終丟掉首都新德里。後者也不見得是什麼好選擇,在共和國軍隊有所準備的情況下,投入斯利那加的12個師不會有一個完整離開戰場;換句話說,在斯利那加丟掉12個師,對印軍後期的戰略防禦必定有很大的影響。
當然,最關鍵的還是裴承毅是否會在斯利那加投入空降兵。
袁晨皓看出裴樂毅的意圖之後,也在考慮這個問題。
換句話說,裴承毅什麼時候投入空降兵,印軍就在什麼時候發起東線戰役。
表面上看,局勢對裴承毅很不利,因為在他的作戰計劃小中,沒有參戰的2個空降軍必須留在東線戰場上,如果把其中1個空降軍派往西線戰場,就無法在東線戰場上殲滅印軍主力部隊,從而無法達到戰役目的。
到了當天晚上,當裴承毅命令空降17軍進入戰備狀態,準備登機出發的時候,袁晨皓當面提出了這個問題。
“用不用空降軍,決定權在我們手裡,不在印軍手裡。”裴承毅很有耐心,“我已經與蹇柄彪透過電話了,66軍將全力應戰,結果如何,現在還無法肯定,畢竟印軍投入了十二個師。最重要的是,我們在什麼時候投入空降兵,投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