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部分(2 / 4)

小說:國策 作者:九十八度

體系,所以第7裝甲師除了在稱呼上有所不同之外,轄下編制幾乎與共和國的重灌甲師完全一樣。全師總共有7個旅,分別為第71坦克旅(相當於共和國陸軍的裝甲旅)、第72與第73裝甲旅(相當於共和國陸軍的裝甲突擊旅)、第74步兵旅(相當於共和國陸軍的機械化步兵旅)、第75炮兵旅、第76後勤旅與第77防空旅,總兵力33000餘人,其中戰鬥人員21000餘人。裝備方面,第7裝甲師也全面向共和國陸軍看齊,除了無法獲得最先進的DZ…31A主戰坦克與DB…30A步兵戰車之外,其主戰裝備全面達到第五代標準。4個戰鬥旅裝備DZ…21P主戰坦克(在DZ…21的基礎上進行了改進,針對巴基斯坦陸軍的需要進行改進,用140毫米電熱化學炮取代了原先的140毫米滑膛炮、採用了功率更大的空調、改進了觀瞄裝置在熱帶沙漠地區的適應能力、採用了更能適合巴基斯坦陸軍人員素質的彈藥補給系統與後勤保障系統,綜合作戰能力與共和國陸軍的DZ…21A相差不大)720輛、DB…22P步兵戰車(由DB…22A改進,也主要針對巴基斯坦陸軍的特殊要求進行改進,綜合作戰能力與DB…22A相差不大)648輛、“梅傑帕瓦”裝甲運兵車(由巴基斯坦自行研製生產,能夠搭載一個步兵班的8名步兵,伴隨裝甲叢集作戰)844輛、以及其他戰車1422輛;炮兵旅共有6個獨立炮兵營,配備6套從共和國引進的電磁炮(每套只有18門電磁炮);後勤旅擁有各類車輛2000餘臺,除了用於運送物資與人員、提供餐飲保障的車輛之外,還有72輛與DZ…21P共用底盤的裝甲搶修車;防空旅的主要裝備是12套“紅旗31”型遠端防空系統與22套“凱山29S”型近程防空系統,因為沒有受到空中威脅,所以防空旅沒有隨同作戰。

除了硬實力之外,第7裝甲師的軟實力也非常強大。

在全面效仿共和國陸軍的情況下,巴基斯坦陸軍不但重視部隊的裝甲力量,還更加重視部隊是資訊指揮系統。當年裴承毅在巴基斯坦擔任軍事顧問,主要工作就是讓巴基斯坦軍人明白資訊指揮系統的重要性,幫助巴基斯坦軍隊掌握現代資訊指揮系統,並且在戰鬥中靈活應用資訊指揮系統。雖然巴基斯坦陸軍的資訊指揮系統比共和國陸軍差遠了,特別是在協同作戰能力方面,巴基斯坦陸軍還有很多的路要走,但是在印軍面前,巴基斯坦陸軍的資訊指揮系統非常先進,協同作戰能力也沒有大問題。

論綜合作戰能力,第7裝甲師超過了任何一支印軍裝甲師。

面對2支屬於二線部隊的印軍裝甲師,巴基斯坦第7裝甲師從一開始就顯得格外自信。

也許與巴基斯坦陸軍沒有買到DZ…31A主戰坦克有關,在與第7裝甲師遭遇的時候,印軍裝甲師也非常有自信。M1A5打不過屬於第六代主戰坦克的DZ…31A,在屬於第五代主戰坦克的DZ…21P面前還不至於淪落到沒有還手之力的地步。至少在對等的情況下,M1A5所使用的140毫米貧鈾穿甲彈能夠對DZ…21P構成威脅。

雙方都有信心,惡戰在所難免。

只是印軍並不知道,在後方協助第7裝甲師作戰的不是巴軍總參謀部,而是由輩承毅指揮的前線指揮部。

戰鬥開始前,巴軍總參謀長就跟裴承毅通了電話,希望前線指揮部能夠為卡蘇爾方向上的巴軍提供支援。雖然巴軍總參謀長沒有明說,但是意思很明確,那就是讓裴承毅擔任戰役總指揮。為此,巴軍總參謀長派作戰參謀率領10多名協調軍官來到前線指揮部,協助裴承毅指揮作戰。

巴軍總參謀長這麼做,也是希望巴軍能夠在卡蘇爾東面殲滅印軍。

裴承毅沒有拒絕,也沒有直接指揮戰鬥。

在他看來,這類沒有多少懸念的戰鬥,根本不用他親自指揮。裴承毅也希望透過這個機會鍛鍊前線指揮部的參謀軍官,給袁晨皓更多的表現機會,所以把戰術指揮工作丟給了袁晨皓。雖然巴軍作戰參謀有點不滿,畢竟在關係到巴基斯坦利益的問題上,裴承毅讓一個上校軍官做主,多少有點開玩笑的意思,但是巴軍作戰參謀也不好多說什麼,畢竟袁晨皓是前線副總指揮,而且當初裴承毅指揮半島戰爭的時候,也是上校軍官。

似乎想好好表現一下,或者想讓巴軍將領知道什麼才是協同作戰,袁晨皓決定大幹一番。

兩軍交鋒前,袁晨皓集中中巴空軍的戰術航空兵,以及巴基斯坦陸軍航空兵,對正在向西推進的印軍進行了兩次火力打擊,讓巴軍作戰參謀頗感意外的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