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國在敘利亞精心“耕耘”數十年,就是希望讓敘利亞成為這樣的中心。問題是,敘利亞在阿拉伯世界中的號召力並不強,所以共和國需要與埃及保持密切關係。
不管怎麼說,埃及一直是阿拉伯世界中的強國。問題是,埃及早就失去了統一阿拉伯世界的野心與鬥志,而且埃及當局樂於在共和國與美國之間周旋,壓根不可能積極配合。為此,共和國需要利用海灣地區的富裕國家,也就需要透過經濟手段來控制這些國家。只是,在從蘇伊士運河到霍爾木茲海峽的這條阿拉伯鏈條上,還有兩個關鍵環節沒有補上,一是伊拉克、二是約旦。
因為約旦是阿拉伯世界中的小國,所以關鍵在伊拉克身上。
毋庸置疑,一個由伊朗控制的伊拉克,永遠也不可能成為阿拉伯世界的中心,更不可能舉起統一大旗。事實上,自從什葉派掌權之後,伊拉克就脫離了阿拉伯世界,更像一個由波斯人控制的傀儡國家。
由此可見,共和國必須在伊拉克有所作為。
也正是如此,最近幾年,共和國投在伊拉克的資本比投在伊朗的多的多,而且共和國當局還不計成本的改造伊拉克國家權力體系,首先就對伊拉克的國防力量,也就是整個國家最有力的強制機構動了大手術。
按照裴承毅的理解,共和國在伊拉克的所作所為這有一個目的,那就是把伊拉克變成阿拉伯世界的範本!
卷十二 大戰前奏 第49章 精小強悍
既然是範本,就得傾注心血。
接待了伊拉克將軍的第二天,裴承毅收到了劉曉賓派人送來的資料,並且接到了劉曉賓的電話,要他在組建聯合司令部的時候高度重視伊拉克將領。雖然劉曉賓沒有明說,但是意思很明白,那就是給伊拉克將軍更高的地位。
正是如此,裴承毅把決定各國將領職權的第一次正式會議推遲了兩天。
在這兩天中,裴承毅花了很多時間來了解伊拉克的情況。
說實話,在此之前,裴承毅對伊拉克的瞭解主要來自在他讀小學的時候,從電視上看到的那些戰爭報道,以及剛到總參謀部工作的時候,從與伊朗戰爭相關的資料中瞭解到的一些情況。
對裴承毅來說,伊拉克是個非常遙遠、而且非常神秘的國度。這就如同一個世紀以前,西方人認為共和國是一個非常遙遠與神秘的國度一樣。既然劉曉賓專門打電話過來,還派人專程送資料過來,就應該好好了解一下伊拉克。
當然,需要裴承毅瞭解的只是與國防軍事有關的東西。
2027年獲得“獨立”之後,伊拉克建立了類似於伊朗的國防體制,即在國防軍之外設革命衛隊。與伊朗不同的是,伊拉克沒有最高精神領袖,也就是說,伊拉克的伊斯蘭革命衛隊將聽從伊朗最高精神領袖的指揮。
毫無疑問,這是一項非常荒謬、完全沒有存在基礎的國防體制。正是如此,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至今都不肯承認伊拉克政權,認為伊拉克不過是伊朗下面的一個高度自治的省而已。
2035年之後,伊拉克的國防體制發生了本質性的轉變。
隨著內賈德出任伊朗總統,開始逐年減少提供給伊拉克的援助,伊拉克當局不得不向共和國求援,而共和國在答應援助伊拉克的時候,提出的唯一要求就是伊拉克必須調整其基本政治體制,成為世俗伊斯蘭國家。共和國提出這一要求的理由很簡單,只有政教分離才能確保外來投資的安全,共和國當局才能為伊拉克政府提供貸款擔保,而共和國的企業家才會考慮到伊拉克投資。
事實上,伊拉克當局也希望共和國提出這樣的要求,因為只有這樣,伊拉克才能廢除由伊朗宗教領袖定下的規矩,擺脫伊朗的控制。不管怎麼說,就算伊拉克有半數以上的國民是什葉派教徒,他們也主要是阿拉伯人,而不是波斯人。在此情況下,伊拉克民眾絕對不願意聽從伊朗的指揮。
正是如此,在共和國提出這一要求之後,伊拉克當局就順水推舟,在調整政治結構的時候,順帶撤消了革命衛隊。從某種意義上講,伊拉克能夠在不流血的情況下完成這場政治軍事變革,與共和國的關係密不可分。換句話說,如果不是共和國當局出面,伊朗肯定會以極端手段對付不聽話的伊拉克。
為了穩住伊朗,讓伊朗最高精神領袖知道誰才是老大,在伊拉克當局宣佈撤消革命衛隊、並且收繳革命衛隊的武器裝備的時候,共和國向海灣與阿拉伯海派遣了4支航母戰鬥群,讓駐紮在巴基斯坦拉合爾的第一戰鬥單位向俾路支省運動、駐紮在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