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4部分(1 / 4)

小說:國策 作者:九十八度

裴承毅長出口氣,朝李存勳看了過去。

“這就是最大的問題,而且這也是觀念上的問題。”李存勳苦笑了一下,說道,“因為一路順風順水,所以幾乎所有國民都無法接受失敗,哪怕是最小的失敗,毋庸置疑,這絕對不是什麼好事。古話說的好,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西方也有類似的觀點,即國家的發展呈現週期性。有強大就有衰敗,回顧歷史也能發現,淹沒在歷史洪流中的帝國數不勝數,沒有任何一個帝國能夠長盛不衰,甚至沒有任何一個民族能夠原原本本的生存繁衍至今。經歷了三十年的輝煌,我們遲早要面對一次衰退,而且很有可能是一次足以改變整個中華民族命運的大衰退。”

裴承毅立即皺起了眉頭。

“衰退說”並不陌生,早在2030年左右,也就是日本戰爭前後,就有人提出了“中華衰退論”,認為在經歷了數十年的高速發展之後,共和國必將迎來一次大衰退。雖然這個預言還沒有成真,但是“衰退說”的影響越來越大。特別是王元慶離任後的這幾年,因為顧衛民一直沒有提出能夠與政治改革媲美的國內改革方案,所以很多人認為,顧衛民執政時期就是共和國的衰退時期。

問題是,沒人相信共和國將從此一蹶不振,更沒人相信中華民族將徹底衰敗。

不管怎麼說,現代意義上的中華民族都是一個比較年輕的民族,而且是一個仍然充滿了活力的民族。即便在文明的大輪替中,中華民族也比已經統治人類文明數百年的西方文明活躍得多。裴承毅一直堅信,至少在可以預見的未來,中華文明仍然處在擴張週期,不會那麼快進入衰退週期。

“事實上,沒人願意承認這一點。不瞞你說,在得出這個結論的時候,王老跟我都不願意承認這個結論。”李存勳苦笑了一下,說道,“問題是,我們不能否認事實。大約在七年前,也就是我們正式著手策劃印度戰爭的時候,在王老的安排下,由軍情局主持、總參謀部參與,動用數個國家計算中心的數十臺超級計算機,針對半個世紀內的國際局勢發展搞了個戰略推演,結果是,我們在半個世紀內面臨大衰退的可能性接近九成。雖然由計算機進行推演的可靠性還有待商榷,畢竟在此之前,所有類似的推演都是由人來完成的,但是這正好與王老的判斷一致。”

“也就是說,當時就在策劃中東戰爭了?”

“這個我跟你提到過,我們確實在印度戰爭之前就在策劃中東戰爭。”李存勳稍微停頓了一下,說道,“你仔細回想一下,就應該知道,正是這次推演,讓王老改變了看法,從根本上改變了印度戰爭的程序。”

裴承毅愣了一下,隨即明白了過來。

“毋庸置疑,我們絕對不能輸掉印度戰爭,所以不能讓大衰退在這個時候到來。”李存勳長出口氣,說道,“如同愷撒拯救不了腐敗的古羅馬帝國、袁崇煥扶不起搖搖欲墜的明帝國一樣,誰也改變不了社會發展的自然規模。”

“但是可以影響社會發展。”

李存勳點了點頭,笑著說道:“這就是關鍵。與我們在國內搞的產業結構調整、政治改革一樣,我們也能想辦法延緩大衰退到來的時間,並且降低大衰退造成的影響。如果我們什麼都不做,大衰退肯定會以爆炸式的方式到來,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中華民族肯定將從此一蹶不振。如果我們有所作為,大衰退就將變得更加溫和,把損失降到最低,保住中華民族復興的希望。事實上,歷史上的所有帝國都在這麼做。遠的不說,就以美國為例,如果按照客觀發展規律,從19世紀末成為全球第一大工業國開始,到21世紀之前就會面臨一次嚴重的大衰退。現在看來,1929年的大蕭條實際上就是美國大衰退的標誌。實際情況是,一場幾乎摧毀了整個歐洲,讓英國乖乖交出頭號霸主寶座的世界大戰讓美國死裡逃生,最終化解了這場危機。當然,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不管你相信還是不相信,1939年之前,美國的很多政策不是在阻止世界大戰,而是在鼓動世界大戰。別的不說,英法等國在二戰爆發前的靖綏政策、以及在二戰初期的不作為政策,實際上都與美國有關。總的來說,控制美國的利益集團用最直接的方式化解了一場足以讓美國徹底完蛋的大衰退。”

裴承毅沒有與李存勳瓣解二戰的問題,因為軍情局掌握了許多絕密資料。

“從19世紀末到1929年才多久?三十年而已。”李存勳淡淡一笑,說道,“三十年就是一道坎,對任何一個世界級大國來說,要想稱霸世界,就得挺過三十年這道坎。再舉個反面例子,即前蘇聯。第二次世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