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7部分(2 / 4)

小說:國策 作者:九十八度

到了一點,即衝突爆發前,戈蘭高地上的以軍已經進入進攻陣地,剛剛抵達以色列的2個美軍陸戰師也先後到達戈蘭高地,其中1個陸戰師還做好了戰鬥準備。

因為直接當事人沒有出面澄清,有能力搞清真相的機構也沒有采取行動,所以到底是誰讓以色列捲入了這場中東地區在21世紀上半葉規模最大的戰爭,就算新聞媒體說得再詳細,也沒人可以下定論。

事實上,誰打的第一槍並不重要。

以色列必須參戰,再不行動,就只能坐著等死了。敘利亞也想趁此機會有所為,至少要洗刷3年前的恥辱,自然希望以色列更加積極一點。

不管怎麼說,這是一場雙方都“期待已久”的戰爭。

落到實際問題上,點沒有那麼輕鬆了。

與2038年的敘以戰爭相比,因為失去了突然性,所以衝突爆發後,首先發力的是以色列陸軍的遠端炮兵,然後才是以色列空軍。問題是,敘利亞軍隊也不是2038年時的那支軍隊了。在以色列發起進攻前,敘利亞軍隊就做好了戰鬥準備,所以在以色列陸軍的遠端炮兵炮擊大馬士革以南地區的敘軍防空陣地的時候,敘利亞的防空部隊已經撤走,而且敘利亞陸軍的遠端炮兵立即進行了反擊。

誰也沒有想到,這場高科技戰爭,會由遠端炮兵首先交手。

當然,雙方的遠端炮兵各有千秋。

因為以色列是“有核國家”,而且擁有不俗的科技實力,又是美國最重要的盟國,所以除了戰略打擊武器之外,以色列幾乎能夠獲得美國的一切武器裝備。正是如此,以色列成為了中東地區第一個裝備了電磁炮系統的國家。嚴格說來,因為電磁炮系統包含了移動式供電系統,所以到戰爭爆發的時候,以色列還是中東地區唯一裝備了電磁炮系統的國家。與共和國陸軍的電磁炮系統一樣,以軍的電磁炮系統可以機動部署。因為國土面積狹小,幾乎沒有戰略縱深,而建造配備大口徑電磁炮的大型戰艦超過了以色列的承受能力,所以以色列軍方像開發了可以搭乘步兵的“梅卡瓦”主戰坦克一樣,別出心裁的弄出了“火力支援艦”,將電磁炮系統放到了大型集裝箱貨輪上,再把這些貨輪部署在近海,從而解決了沒有足夠炮兵陣地的問題。

與以色列相比,敘利亞的遠端炮兵就沒有這麼完備了。

雖然敘利亞與共和國的關係非同一般,但是受《倫敦條約》的限制,共和國無法向非核國家出售移動式供電系統,也就無法為巴基斯坦之外的盟國提供完整的電磁炮系統。針對這一問題,生產電磁炮的廠商提出瞭解決辦法,即設定固定的炮兵陣地,從大容量民用主幹電網中獲取電能,或者乾脆建立單獨的供電系統。因為移動式供電系統本身就很昂貴,所以這種搞基礎建設的方式不會大幅度增加採購成本。從長遠裝備來來,少了維護費用後,還能降低裝備成本。

當然,為了提高炮兵的生存率,每門電磁炮除了有一個主陣地之外,都有數個,甚至數十個備用陣地。因為把原本應該集中部署的電磁炮分散部署,所以整個系統的生存能力並不低。

這場驚心動魄的炮戰,宣告了電磁炮時代的全面到來。

事實上,這也是電磁炮之間的第一場較量。在以往的戰鬥中,電磁炮利用驚人的射程與超強的威力,徹底壓制住了傳統火炮與火箭炮,已經是當之無愧的戰爭之王。電磁炮到底有多厲害,卻沒人說得清楚。

很多人並不知道,這還是電磁炮第一次對海作戰。

在以軍炮擊敘利亞空軍的防空陣地時,敘利亞陸軍的遠端炮兵只有一個任務,那就是按照無人偵察機與戰略偵察機提供的資料,壓制以軍的炮兵陣地。因為以軍的電磁炮都部署在海上,所以敘軍遠端炮兵打擊的是海上目標。

因為這場炮戰對共和國與美國的影響都很大,所以公佈的訊息非常矛盾。

按照以色列方面公佈的戰報,在摧毀了30多處防空陣地的情況下,只有一艘“火力支援艦”被對方的反擊炮火擊中,而且損傷不是很嚴重。而按照敘利亞當局公佈的戰報,至少在炮戰中擊中了2艘“火力支援艦”,而且擊沉了其中1艘。

事實上,當時被擊中的確實有2艘大型艦船,而且其中一艘確實被擊沉了。

只不過,被擊沉的不是以色列的“火力支援艦”,而是一艘隸屬於美國海軍的,正在前往特拉維夫港的快速集裝箱貨輪。更重要的是,當時這艘貨輪運送的正是以色列當局需要的彈藥,因此在被炮彈擊中,並且發生了猛烈爆炸之後,被敘利亞當局、以及共和國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