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5部分(3 / 4)

小說:國策 作者:九十八度

員也就不可能提出一致的競選口號了。

如果在以往,還不會有多大的問題。

不管怎麼說,在40年代之前,美國只有2個政黨,如果兩個政黨犯了同樣的錯誤,最多導致選民參選積極性不高。比如在2000年的大選中,民主黨的戈爾與共和黨的小布什都沒有拿出足以讓選民忤然心動的競選口號,也沒有做出多少承諾,所以當年大選的投票率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最低。

問題是,在2050年的中期大選中,參選的不僅僅是2大政黨,而是3大政黨。

正是如此,只要民新黨能夠提出一個鮮明的口號,哪怕是沒有多大吸引力,只要能夠統一步調,就能在大選中取勝。事實上,民新黨不但提出了一個鮮明的競選口號,而且還切中了要害,既把美國的國家利益、國際地位與經濟發展結合了起來,認為要想推動經濟發展就得提高美國的國際地位,從而保護美國的國家利益。也就是說,只要涉及到美國的國家利益,就應該採取強硬政策,絕不在國家利益上做出讓步。

這一態度,實際上迎合了大部分中產者的利益需求。

拿美國的製造業來說,正是因為美國的國際地位下降,導致美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份額急劇降低。雖然直到2024年,美國仍然是全球第一大消費市場,也是全球第一大進口國,只要保護好國內市場,大部分美國企業就不會有生存問題。但是隨著經濟發展,特別是在大蕭條之後,美國在海外市場上缺乏影響力的問題就暴露了出來。根據美國鋼鐵工業聯合工會在2045年公佈的一份調查資料,因為國家威望降低而導致的海外市場佔有率縮小,至少讓250萬美國勞動者失去了飯碗。更重要的是,美國的國際地位還在降低,還會有更多的美國人失業。

可以說,美國選民對民主黨與共和黨的政策都非常不滿。

問題是,在此之前,美國選民沒有第三個選擇。

正是如此,在2048年的大選中,初出茅廬的民新黨才對共和黨構成了嚴重威脅,差點就在大選中取勝。按照後來解密的一些資料,如果不是當時的共和黨總統蘭德斯利用了手中的影響力,讓能夠左右大選局勢的幾大利益集團表態支援共和黨,恐怕在2049年1月初住進白宮的就不是來自共和黨的總統了。

總而言之,到了2050年,美國選民對兩大傳統政黨的憤怒並沒散去,還更加強烈。

事實上,這就是杜奇威提出的“彈簧理論”的關鍵。

200多年來,在美國輪番執政的都是民主黨與共和黨,雖然在過去,兩大政黨創造了很多奇蹟,甚至可以說開創了現代意義上的美國。比如共和黨總統指揮美軍打贏了第二次獨立戰爭、南北戰爭、美墨戰爭與美西戰爭,使美國的大國地位得到承認,而民主黨總統則指揮美軍打贏了第一次世界大戰與第二次世界大戰,使美國成為全球頭號大國。但是在最近的數十年間,兩大政黨的表現卻非常糟糕。更重要的是,美國是一個沒有歷史的國家,美國人看重的是未來,而不是過去。

當兩大政黨無法率領美國度過難關,取得更大的成就時,肯定會出現第三個選擇。

當選民對民主黨與共和黨的不滿爆發出來的時候,結果可想而知。

2050年8月,中期大選結果出來的時候,幾乎沒人相信,民新黨不但成為了美國國會的第一大黨,還成為了多數黨。在參議院選舉中,民新黨贏得了33個席位中的22個,成為第三大黨。更重要的是,在民新黨掌握了24個席位(之前還在2048年獲得了2個席位)之後,共和黨與民主黨都沒有能夠掌握國會參議院半數以上的席位,因此民新黨成為了左右參議院的重要力量。

顯然,這已經不能用“勝利”來形容了。

當然,由此也產生了一些麻煩。

大選結果出來之後,共和黨與民主黨幾乎同時向聯邦法院提起上訴,認為選舉存在舞弊等非法情況,要求重新計票。

毫無疑問,這絕對是對美國民主開的玩笑。

要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美國就在全球宣揚其民主體制,並且自詡為全球民主國家的典範,還想方設法的“改造”其他國家,希望其他國家也能像美國那樣,成為民主國家。當然,美國當局的真正目的是透過民主改造來控制別的國家,從而達到掠奪他國資源的目的。拿菲律賓來說,作為美國的第一塊殖民地(嚴格的說,也是美國唯一的殖民地),早在20世紀初,菲律賓就在美國的控制之中。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受獨立浪潮影響,特別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