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軍事存在(挪威是西約集團成員國,而不是歐盟成員國),還一度讓第二艦隊進入波羅的海,向歐盟與波羅的海國家施加壓力。相對而言,俄羅斯反而沒有向波羅的海3國施加壓力,畢竟當時俄羅斯是大陸戰場上的直接參戰國,對歐盟成員國進行軍事威脅,等於對歐盟進行軍事威脅,也就等於與歐盟為敵。在一個敵人都嫌多的情況下,俄羅斯當局肯定不希望惹上第二個敵人,特別是一個強大的敵人。
不管怎麼說,共和國遠在萬里之外,而美國就在大西洋對岸,俄羅斯則在身邊。
在強大的軍事壓力面前,愛沙尼亞、拉托維亞與立陶宛先後妥協,放寬了對過境物資的限制,只是為了給出個說法,將物資過境費提高了好幾倍,而且要求用硬通貨支付,而不是拿紙幣忽悠。
對此,共和國也非常無奈。
事實上,從波羅的海3國在這個時期的舉動來看,有理由相信,歐盟肯定與美國達成了秘密協議,即在以保衛雙方共同利益為最高目的的大前提下,儘量維持和平友好的雙邊關係,並且在國際關係準則允許的範圍之內,儘量給予對方便利。
作為中立方,歐盟的選擇沒有錯。
站在美國的立場上,歐盟保持中立也算是能夠接受的結果。
不管怎麼說,美國增兵俄羅斯已成定局。
根據美國當局的相關資料,在7月份,美國陸軍總共向俄羅斯增派了包括8個主力師在內的12個師,另外還運送了重量超過1200萬噸的各類作戰裝備,以及大約1000萬噸的彈藥物資。到此,在俄羅斯的美軍已經達到24個師,其中20個師擁有完備的戰鬥力,作戰兵力超過40萬。如果包括派駐俄羅斯的美國空軍第4航空隊、以及美國陸軍航空兵的加強部隊,俄羅斯戰場上的美軍總兵力超過55萬。
不管用什麼標準衡量,這都是一支不可小覷的戰鬥部隊。
要知道,到這個時候,俄羅斯陸軍剩餘的主力部隊連20萬都不到,而共和國陸軍投入大陸戰場的總兵力才120萬,其中主力部隊僅有30萬。可以說,單就戰鬥力而言,俄羅斯戰場上的美軍已經超過俄軍,成為共和國陸軍的主要對手。如果考慮到美軍還擁有強大的空中支援力量,那麼美軍的威脅更加不容小覷。
回過頭來看,也就不難明白,裴承毅為什麼希望美軍把重點轉向俄羅斯了。
設想一下,如果將這些美軍投放到中東戰場上,會是個什麼結果?要知道,在全力增援俄羅斯的情況下,美軍在中東地區也有大約20萬地面部隊,也就是說,在不向俄羅斯增兵的情況下,只需要向中東地區增派20萬地面部隊,也就是在6月底的時候,美軍就能在中東發動一場足以取得重大勝利的戰略進攻。雖然在第二輪進攻戰役結束的時候,共和國已經控制了高加索通道,能夠將大陸戰場上的部隊派往中東戰場,但是在6月底,共和國陸軍的主力仍然集中在大陸戰場上,難以迅速完成戰略轉移,也就難以在中東戰場上頂住美軍的進攻。即便能夠動用戰略與戰術空運力量,向中東戰區增派數個戰鬥單位,穩住陣腳,也必然進行戰略收縮,從而使中東戰局變得對共和國非常不利。考慮到歐盟在物資過境問題上的曖昧態度,裴承毅肯定得擔心中東戰局對中歐關係的影響。要知道,歐盟在沒有能力前出爭奪全球霸權的情況下,必然退而求其次,維護在環歐洲地區的霸權地位,也就會高度關注中東地區的局勢。不管怎麼說,美國不希望歐盟投靠共和國,共和國也同樣不希望歐盟成為美國的幫兇。綜合考慮各種因素之後,將美軍鎖定在大陸戰場上,即讓美軍放棄中東、北上救援俄羅斯,能夠最大限度的維護共和國的利益。
當然,如果就此認為杜奇威的注意力已經轉移到俄羅斯,那就大錯特錯了。
前面提到,處理物資過境問題的時候,歐盟很有可能與美國達成了秘密協議。受此影響,即便俄羅斯戰敗,歐盟出兵東歐,搶在共和國之前控制白俄羅斯、摩爾瓦多、烏克蘭與俄羅斯的西部地區,也不會因此與美國開戰。如此一來,杜奇威就應該知道,歐亞大陸上的主戰場不是俄羅斯,而是中東。說的準確一點,俄羅斯的結局不會讓歐盟在兩個超級大國間做出選擇,可是中東局勢的發展與變化卻足以讓歐盟挑邊站隊。換句話說,只要共和國消除了西北方向上的威脅,即打敗了俄羅斯,就會出兵中東,控制“世界的十字路口”。只要發展到這一步,不管歐盟有沒有出兵控制東歐地區,也得搭上共和國戰車,並且積極主動的參與對美作戰。要不然的話,歐盟就將成為美國的擋箭牌、共和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