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而且是在拿國家的命運做賭。
暫且不說誰會輸誰會贏,在開賭之前,美國已經輸了一城。
原因很簡單,珍珠港距離戰場近10000千米,那霸港距離戰場則不到3000千米,這是共和海軍挑選的決戰戰場,而不是美國海軍挑選的戰場。到敵人選擇的戰場上去決戰,本來就是下下之策,更何況還是勞師遠征,必須用疲憊之師挑戰以逸待勞的對手,勝利的天平自然不會偏向美國海軍。
卷十四 硝煙漫天 第85章 正規戰術
以時間上推算,最快1月8日傍晚,最遲1月9日清晨,共和國海軍的第一主力艦隊就將到達雅浦群島北面海域,而美國海軍的第51艦隊最快只能在1月11日夜間到達,由此出現了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即在第51艦隊到達之前,第一主力艦隊不但可以從容選擇最有利的陣位,還能選擇戰場,甚至能夠半路伏擊美國艦隊。
這絕對不是聳人聽聞的猜測,而是合情合理的分析。
因為第一主力艦隊的最大航行速度為70節、第51艦隊的最大航行速度為60節(“長灘”級的最大設計速度為60節,而不是70節),而且都可以持續航行好幾天,所以兩支艦隊迎頭航行的話,會合海域不是在馬里亞納群島西面,而是在群島東面大約4000千米處的威克島附近。即便考慮到第一主力艦隊不可能大搖大擺的透過馬里亞納群島中部海域(美軍在塞班島以北的海域部署了至少10艘攻擊潛艇,而且這些潛艇的首要任務不是襲擊前往塞班烏的高速運輸船,而是監視過往的艦隊與船隊,防止駐紮在那霸的共和國海軍艦隊長途奔襲珍珠港),必須繞道而行,第一主力艦隊也有可能在瑪利亞納群島東部海域設伏,偷襲美軍第51艦隊。
對共和國海軍來說,能不能偷襲第51艦隊,需要的只是勇氣與膽魄。
顯然,美國當局肯定不會懷疑共和國海軍的勇氣與膽魄。
也就是說,美國海軍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找到第一主力艦隊,並且密切監視它的一舉一動。
根據戰後獲取的資料,在1月7日之前,美國海軍就向琉球群島以東海域派遣了數艘攻擊潛艇,密切監視那霸港,以及群島中所有可以供大型戰艦錨泊的天然港灣。因為美國海軍曾經以那霸為基地,駐紮琉球群島數十年,非常清楚群島的環境,所以美國潛艇能夠輕而易舉的完成這一任務,甚至能夠將用於偵察的小型無人潛艇送到距離那霸港不到10千米的地方,用來蒐集進出那霸港的各種艦船的聲紋資訊。根據美國海軍的作戰記錄,首先發現到達那霸港的主力艦隊,並且記錄下“秦”級聲紋特徵的就是一艘在那霸港附近活動的美軍攻擊潛艇。非常可惜的是,這艘潛艇發射的小型無人潛艇在跟隨主力艦隊活動的時候被艦隊裡的反潛驅逐艦發現,為了將極為寶貴的資料帶回去,該潛艇在讓小型無人潛艇引開艦隊反潛力量之後就返航了,沒有做得更大膽一些,比如向艦隊裡的那幾艘極為醒目的主力艦發射幾條重型魚雷。
隨著第一主力艦隊從那霸港出發,美國天軍與海軍展開了一場“追蹤接力賽”。
雖然在美國參戰的時候,兩個超級大國就在第一回合的戰鬥中將對方的軍事衛星系統一鍋端,並且在接下來的數個小時之內,讓對方的民用衛星系統全面癱瘓,到只剩下有人軌道空間站的時候,也不過就10來個小時。但是這種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殘酷戰鬥,並沒讓兩個超級大國對“制高點”失去熱情。可以說,早在戰爭爆發前,共和國天軍與美國天軍就意識到,因為在軌道上執行的航天器不受國界約束,除了極少數執行在特殊軌道上的衛星之外,幾乎所有衛星都會經過敵國、或者敵國盟國上空,從而遭到敵人地基攔截系統攻擊。要想從根本上保證己方的航天器,唯一的辦法就是摧毀對方的地基攔截系統,而這在取得戰爭勝利之前幾乎不可能實現,所以共和國天軍與美國天軍早就在為戰爭做準備,並且制訂了一整套的戰時應急計劃。
在所有用來佔領軍事制高點的戰時應急計劃中,最可靠的就是發射小型軍事衛星。
從理論上講,因為無法使小型軍事衛星做到絕對不可探測,能夠用來攻擊大型軍事衛星的地基能量武器也能對付小型軍事衛星,所以小型軍事衛星的生存機率不會比大型軍事衛星高多少,反而會付出更加高昂的相對成本。但是有一點是誰也不能否認的,在不極端追求效能的情況下,小型軍事衛星的成本要比大型軍事衛星低得多,而且更容易發射。更重要的是,在生存週期以“圈”為單位計算的情況下小型軍事衛星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