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自然難以在其他戰場上發力,也就難以開闢新的戰線,從而讓共和國的其他軍兵種能夠在其他戰場上發揮更加重大的作用。
當然,這些都是後來的事情了。
不管怎麼說,在短短10多天裡,袁晨皓肯定無法對第二輪進攻戰役做出全面調整,也就只能像裴承毅要求的那樣,適當降低戰役目的,以戰術調整的方式,來改變部隊的作戰行動。
顯然,第二輪進攻戰役也就因此變了味。
戰役開始後,共和國陸軍的意圖就再明顯不過了,即重點掃蕩內高加索地區,在北方戰線上以防禦為主,中部戰線則以戰術進攻來牽制南下增援的俄軍部隊,確保在南方戰線上能夠獲得兵力與火力優勢。
雖然是很傳統的打法,而且戰役企圖完全明朗化,但是在戰役開始後的72小時內,俄軍與才剛到達的美軍仍然疲於奔命。如果說美軍手忙腳亂是因為初來乍到,還不太熟悉開春後泥濘的俄羅斯大平原,那麼俄軍手足無措就讓人很難理解了。不管怎麼說,俄軍也為這場戰役準備了好幾個月,光是動員的民兵游擊隊就超過了100萬。透過各種方式送入佔領區的槍支彈藥更是難以計算(當時俄軍還別出心裁的研製出了一種“包裹炮彈”,即將槍械的零配件與步槍彈藥裝進電磁炮的炮彈裡面,然後向佔領區內的特定區域投射這種炮彈,為佔領區內的游擊隊提供作戰物資),在共和國陸軍採用基本戰術的時候,俄軍應該更加適應這種相當原始的打法,而不是摸不著北。
從當時的情況來看,俄軍肯定是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