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認,量子通訊技術還有更好的應用空間。
別的不說,如果能夠全面推廣,量子通訊技術能夠使社會資訊網路的通訊與容納能力提高到一個難以想像的地步。
問題是,對人類文明來說,在一些非常關鍵的技術取得突破之前,物質流通比資訊傳遞更加重要。
說得簡單一點,在沒有辦法把質能轉換公式逆向推導的情況下,也就是不能把能量轉換為質量的情況下,物質流通仍然是人類文明活動的主要因素,甚至可以說是人類文明活動的主要目的。
在此情況下,運輸手段自然成為了決定文明發展程度的主要因素。
在此之前,海運無疑是推動人類文明發展的主要動力。雖然海運的基本載體與基本方式沒有發生本質性的變化,但是數百年間,運輸效率卻發生了非常巨大的變化。比如在風帆時代,要將幾萬噸物資運送到大洋對岸,幾乎是不可想象的事情,而到了機械化時代,就不算多困難了,而到了21世紀,更是易如反掌的事情。這一點,從運輸船隻的發展歷史就看得出來。
問題是,海運的運輸效率總歸有個極限。
雖然動力技術的進步,使商船的航行速度由最初的幾節發展到了45節,而且在可控聚變反應堆的成本得到控制,並且能夠大規模商用化之後,商船的航行速度還有可能提高到70節。問題是,70節幾乎是極限了,即便採用更加優秀的設計,更加強勁的動力,與更加先進的推進系統,也很難把速度繼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