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大選,在美國的歷史上絕對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對共和黨來說,贏了大選,不等於贏了一切。因為在參議員選舉中,共和黨在東北幾個州輸掉了幾個極為關鍵的議席,所以在參議院中,共和黨成為了少數派。眾所周知,美國參議院擁有很大的影響力,所以蘭德斯的很多政策都會在參議院受阻,甚至被迫對主要政策進行重大調整。
真正的變化來自民主黨。
雖然在2040年的時候,沒有哪個民主黨人會想到在短短4年之後就獲得了東山再起的機會,畢竟沒有任何人預料到,一場持續1個多月的戰爭就打破了選民對共和黨的幻想,讓共和黨不得不全力應付2044年的大選。但是在輸掉這場原本不應該取勝的大選後,民主黨內部出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聲音。布魯德林這樣的傳統民主黨政治家主張韜光養晦,開始為下一次大選做準備。以彼得雷烏斯為代表的強硬派民主黨政治家卻有不同的看法,他們認為輸掉大選不是共和黨太強大,而是民主黨自身出了問題,應該利用這次教“時民主覺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實際上,就是保守與改革的分歧。
如果僅僅是爭論,還沒什麼大不了的。
問題是,爭論發展到最後就變成了分歧,而分歧到最後就是裂痕。
決裂在所難免。
2045年初,也就是蘭德斯第二次到國會宣誓就任美國總統的那一天,彼得雷烏斯宣佈脫離民主黨,成立“民主新黨”,也就是後來的“民新黨”(也被稱為“新民黨”)。與彼得雷烏斯同時宣佈脫離民主黨的還有數十位很有影響力的政客,其中包括31位眾議院在職議員與7位參議院在職議員。如此一來,在2045年的時候,共和黨不但在眾議院擴大了領先優勢,還成為了參議院的第一大黨。
可以說,當彼得雷烏斯宣佈成立“民新黨”的時候,整個世界都哆嗦了一下。
要知道,美國是“兩黨政治”的典型代表,而且是“兩黨政治”搞得最完美,也最為完善的國家。雖然在美國的歷史上並不是一直由民主黨與共和黨輪流執政,比如在美國建國初期,就只有聯邦黨(民主黨與共和黨均源自聯邦黨),隨後又有民主共和黨(民主黨的前身)、然後還有輝格黨(共和黨的前身)。即便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美國仍然存在第三個政黨,也就是影響力非常小的綠黨。但是除了建國初期之外,在任何時期真正有能力問鼎總統寶座的就只有兩個政黨。
隨著民新黨成立,美國的政壇局勢由兩強爭霸進入了三足鼎立時代。
雖然在很多人看來,民新黨在短期內不可能成為執政黨,至少需要20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才能取得與民主黨、共和黨同等的影響力,並且在大選中取勝。更重要的是,民主黨遭到重創,在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內都無法恢復元氣,也就無法挑戰共和黨。因此幾乎所有的政治評論家都認為,在2048年的大選中,獲勝的肯定是共和黨。一些政治評論家甚至斷言洛布林夫人將在2048年代表共和黨參選,並且成為美國的第一任女性總統。但是仍然有一些人認為,共和黨不可能長期霸佔白宮,新成立的民新黨不是一支可以小覷的政治力量。要知道,在這個新成立的政黨中,不但擁有像彼的雷烏斯這樣的強硬派領袖人物,還擁有像內維德與科波菲爾這樣的優秀政治家與行政管理家,更值得重視的是,影響力絲毫不在彼得雷烏斯之下的杜奇威也在2045年的3月份宣佈脫離民主黨,加入民新黨。也就是說,民新黨主要成員的多面性,讓這個新生的政覺不但能夠拉攏很大一批民主黨的死忠,還能拉攏一些共和黨的死忠。用ABC(美國廣播公司)對杜奇威改投民新黨的評論來說,作為一個以入主白宮為最終目的的政黨來說,民新黨只欠缺最後一個關鍵因素,那就是一個具有出色治國能力與強大感召力的政治家。
這樣的政治家在美國並不多。
回溯歷史的話,真正夠的上這兩個標準,離得最近的就是富蘭克林·羅斯福了。雖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美國也湧現出了許多傑出政治家,比如肯尼迪、比如克林頓,但是這些政治家要麼短命,要麼有瑕疵,絕對算不上完美。當然,也不能因此說美國缺乏優秀的政治家,所謂時勢造英雄,只有在適當的歷史背景下,才會出現影響歷史的英雄人物,也才有可能出現偉大的政治家。
事實上,美國就處在這麼一個時代。
不管採用什麼標準,蘭德斯都只算得上是個非常平庸的政治家。再次當選,只是延長了他住在白宮的時間,並沒有為他提供更多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