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2部分(1 / 4)

小說:國策 作者:九十八度

卷十四 硝煙漫天 第60章 關鍵點

中美相互宣戰後,全世界都還沒有回過神來,第二場海戰就在太平洋上打響了。

不得不承認,第三次世界大戰,特別是在中美相互宣戰後的48小時之內進行的幾場戰鬥與戰役算得上是人類戰爭史上最為緊湊,也最為快速的作戰行動。雖然有人將這種高節奏的作戰行動歸結於先進的科學技術,特別是通訊技術與打擊手段,使得21世紀戰爭的節奏比以往的戰爭都要快得多,但是客觀的講,2058年1月1日到1月2日的48小時中,真正使戰爭加速的不是技術,而是提前制訂好的戰爭計劃。

眾所周知,共和國與美國均提前制訂好了戰爭計劃。

為了制訂出包括前期戰役行動在內的,相對完善的戰爭計劃,兩個超級大國不但提前好幾年做準備,還花費鉅額資金構建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計算機系統。要知道,共和國總參謀部為模擬戰爭程序搭建的超級計算機系統足足頂得上一支航母戰鬥群,五角大樓的超級計算機系統的價值也不會低到哪裡去。有了如此巨大的投入,加上好幾年的策劃時間,如果說雙方沒有準確判斷出初期戰爭程序的話,那絕對是在騙人。也就是說,戰爭初期的作戰行動都嚴格按照早已擬定好的戰爭計劃進行,前線指揮官的決策空間並不大,因此戰役也就顯得格外緊湊了。嚴格說來,發生在外層空間、印度洋與太平洋上的三次戰鬥並無先後順序,而是同時進行的,只是受其他條件限制,爆發的時間有先有後。

與印度洋上的戰鬥一樣,太平洋上的戰鬥也是以爭奪制海權為主。

只不過,這次雙方互換了位置,由共和國海軍進攻,美國海軍防禦。

導致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還得從一座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就非常出名的火山島,也就是硫黃島說起。

日本戰爭後,共和國以防止日本再度秘密研製核武器為名,不但強迫日本“割讓”琉球群島,還獲得了在日本本土的駐軍權。在2040年之前,受嚴重放射性汙染影響,共和國沒有向日本本土派遣駐軍。從2041年開始,確切時間是年底,即中東戰爭的大規模地面戰鬥結束後不久,共和國宣佈向日本派遣駐軍。也就在這個時候,共和國當局以核查日本是否藏匿核武器的名義,派遣軍隊佔領了硫黃島。事實上,在日本戰爭結束之後,共和國就根據日本當局提供的相關資料,派遣人員登上硫黃島,進行了實地勘察,確認日本只在這座島嶼上修建了用於核試驗的支援設施,沒有在島上修建核試驗基地,也沒安放與核試驗有關的設施與裝置。這也很好理解,硫黃島是一座火山島,島上的折缽山是座活火山,除非日本人活得不耐煩了,不然不可能在火山口上進行核試驗。也正是如此,共和國才在2041年底利用當初沒有對摺缽山進行全面勘察為名,再次派遣人員登上硫黃島。這也很好理解,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軍幾乎挖空了整座折缽山,將這座由火山灰與熔岩構成的山體變成了島上最大的軍事要塞,並且使美軍付出了更大的傷亡代價(硫黃島登陸戰役是整個太平洋戰爭中唯一一次美軍傷亡超過日軍傷亡的戰役)。

問題是,共和國派軍登上硫真島的目的,並不是為了核查。

說白了,在《倫敦條約》生效的情況下,就算軍國主義思想在日本復燃,日本當局也不會笨到開發核武器。

共和國的目的只一個,那就是控制硫黃島,將其變成西太平洋上的前進基地。

如果硫黃島成為軍事基地,將使共和國的本土外圍防線向東挺進1500千米。更重要的是,硫黃島距離關島也就1000多千米,正好在戰術航空兵的打擊範圍之內,所以還能使關島成為擺設。事實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軍以巨大代價攻佔硫黃島的唯一目的就是在這裡部署為B…29護航的P…51戰鬥機。也就是說,硫黃島的面積足以使其成為一座能夠部署數百架戰鬥機的軍事基地。

當然,為了避免過分刺激美國,共和國並沒在硫黃島上大興土木。

事實上,以21世紀的技術實力、以及共和國對硫黃島的軍事要求來說,也沒有必要在和平時期大興土木。說直接一點,只要島上有共和國軍隊,而且有能力在較短的時間內成為軍事基地,硫黃島就是美軍的心頭大患。正是如此,戰爭爆發前,共和國軍隊只在島上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以核查的名義平整土地,並且對摺缽山進行全面徹底的清理。按照共和國軍隊的標準,只要投入足夠多的垂直起降運輸機,及時向島上運送預製件,就能在24小時之內建好一座前線機場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