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6部分(3 / 4)

小說:國策 作者:九十八度

約國必敗無疑,說不定就沒有第二次世界大戰了,而是以協約國的身份參戰,並且拯救了協約國集團。

從深層次分析原因的話,美國的動機很明顯,即加入同盟國所獲得的利益不如加入協約國。以1917年初的戰局來看,別說美國加入同盟國,就算美國繼續保持中立,呆在戰場外,英國和法國也很有可能在半年之內戰敗。當時,英國已經被德國海軍的無限制潛艇戰逼入絕境,地面戰場上,在德軍的春季攻勢面前,法軍的地面防線搖搖欲墜,隨時都有可能被突破。

站在美國的立場上,加入同盟國,肯定會讓英法在年內承認戰敗,而美國不大可能在年內出兵歐洲戰場,也就很難以勝利者的身份分享勝利果實。到時候,得到的無非是一個完成了歐洲霸業,並且用刺刀與大炮逼迫英法出讓大量殖民地、進而成為全球霸主的日耳曼德意志帝國。與一個處於巔峰狀態的帝國較量,顯然不會有多少好處。

如果以協約國的身份參戰,結果就截然不同了。說直接點,當美國在1917年初對德國宣戰的時候,達到了一箭雙鵰的目的,一是讓英法等油盡燈枯的老牌帝國將其視為上帝派來的救星,二是用最小的代價打敗了同為新興帝國、而且是最強大的潛在競爭對手的德國。客觀的講,後者比前者還要重要。

要知道,僅僅20年後,德國就用另外一次世界大戰證明,德意志帝國絕對是一個充滿活力的強大國家。設想一下,如果1939年時的德國擁有1914年時的相對國力,即相對於世界頭號強國的國力(如果以美國的國力為100分的話,1914年的德國能拿90分,而1939年的德國經濟最多隻能拿60分),恐怕第二次世界大戰會是另外一種結果。

由此可見,美國在什麼時候參戰,完全由美國利益決定。

當然,2057年的時候,美國面臨的局面肯定遠不如1914年與1939年。同樣拿相對國力來說,仍然以美國的國力為100分,共和國至少為130分,歐盟的得分不會低於90,俄羅斯的得分則在40到50之間,其他國家與國際組織的得分均不到40。更重要的是,美國已經是世界矛盾的構成體,即美國是釀造世界大戰的主要因素,沒有美國,也就沒有世界大戰。要知道,在前兩次世界大戰中,一直奉行孤立主義的美國並不是釀造世界大戰的主要因素,有沒有美國,世界大戰都會爆發。

事實上,在2057年之前的10多年裡,“孤立主義”在美國非常盛行,很多美國人在總結中東戰爭的經驗教訓時就認為,正是因為過於積極的擴張政策、或者說扮演世界警察讓美國被迫捲入了很多與國家利益根本沒有關係的地區衝突,消耗了國力,使美國很難在與主要對手的正面角逐中掌握主動權。改變這一局面的唯一辦法就是認清自身利益,避免捲入無謂的國際紛爭,集中力量做好自己的事情。顯然,這就是典型的孤立思想,而美國社會上能夠產生這種思想,而且得到大眾認同,與美具當局的縱容不無關係。

很明顯,美國當局希望透過孤立主義創造比較有利的國際氛圍。

從歷史上看,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美國已經是世界上頭號強國,而且已經透過戰爭債務等方式壓垮了老牌帝國,完全有能力稱霸。美國沒有稱霸,而是大行孤立政策,擺明了就是好處不夠多,想讓歐洲列強再次廝殺,直到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對其構成威脅,或者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阻止其成為西方世界的領袖,美國才能以最小的代價,而且以救世主的身份成為世界霸主。

問題是,這個辦法顯然行不通了。

不管美國是不是“閉關鎖國”,只要仍然是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國家,仍然透過西約集團控制著大半個西方世界,仍然不肯在眾多國際問題上妥協讓步,孤立政策就只是“鴕鳥政策”,只能麻痺美國,而不能迷惑敵人。

當然,美國當局絕對不會容許這樣的事情發生。

事實上,正是如此,美國當局在適當鼓勵孤立主義言論的時候,也在積極備戰,並未因此而放鬆準備。

問題就在這裡,吹了10多年的“孤立風”成了美國參戰的最大障礙。

在政客眼裡,美國的地理位置仍然是戰略安全的最佳保障,也仍然是克敵制勝的堅實基礎。幾乎所有國會議員都認為,只要能夠確保本土安全,美國就能爆發出最為強大的戰爭潛力,生產出足以滿足全部盟國需求的武器裝備,成為擊敗敵人的主要力量。如此一來,美國完全沒有必要急於參戰,而是應該像前兩次世界大戰那樣,讓其他列強在紛爭中拼盡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