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契力亞科夫下達的是警戒命令,而非發射導彈的命令。
也就是說,俄軍的導彈發射車在接到命令之後,並沒有發射導彈,而是按照作戰守則中的規定,對導彈發射車進行精確定位。
精確定位的方法只有兩種,一是導航衛星提供的位置資訊,二是無線電定位系統。
眾所周知,契力亞科夫下達警戒命令的原因就是俄羅斯的軍事衛星系統遭到打擊,所以俄軍的導彈發射車在進行精確定位的時候,肯定無法依靠導航衛星,只能把希望寄託在無線電定位系統上。
這種定位系統的原理很簡單,那就是透過對2個以上的定點無線電臺發出的無線電訊號進行精確測量,再用三角函式計算自身的位置。因為是導航衛星之外唯一一種具備快速定位能力的精確定位系統,所以一直以來都受到了俄羅斯當局的重視。在俄羅斯境內,總共有上百座這種無線電臺,每座電臺都有兩套以上的發射機,以便時刻不斷的發射帶有特殊編碼的無線電訊號。
可以說,在俄羅斯全境任何一點,至少都能接受到2座電臺發出的訊號,為了提高定位精度,大部分地區能夠接收到3座以上電臺發出的訊號。在接收3組不同訊號的情況下,能夠將定位精度提高到百米以內。當然,在時間充裕的情況下,導彈發射車、特別是正在行駛中的導彈發射車上的無線電定位系統還會用一種特殊辦法來提高定位精度,即向鄰近的電臺傳送一組帶有特殊編碼的徵詢訊號,接收到訊號的電臺則會在發出的訊號中增添時間資訊,導彈發射車上的定位系統可以據此將定位精度提高到10米左右,並且以此來校準慣性導航系統。
毫無疑問,接到警戒命令之後,除了趴窩的,其他的導彈發射車都上了路。
也就是說,幾乎所有導彈發射車都是在行駛途中進行精確定位的,也就會在定位的時候發出無線電訊號。
雖然定位電臺本身發出的是長波訊號,但是導彈發射車發出的卻是短波訊號。
正是如此,剛好到達俄羅斯本土上空的電子偵察衛星才能接收到這些特殊訊號。
問題是,如何從眾多訊號中找出導彈發射車發出的無線電訊號呢?
這還得從2056年的那場軍事政變說起。雖然當時共和國當局以大局為重,沒有針鋒相對的出兵哈薩克,但是做為大國,共和國不可能沒有一點表示。結果就是,在共和國對俄羅斯的所作所為表現出強烈不滿的時候,俄羅斯提高了戰略戒備級別,甚至一度讓戰略部隊進入警戒狀態。也就在這個時候,俄軍的導航衛星突然全面癱瘓,雖然最後證實是共和國的一群駭客闖進了俄軍的中央資料庫,癱瘓了導航衛星的控制系統,但是此舉的直接結果就是剛剛接到警戒命令的俄軍導彈發射車自動啟動了無線電定位系統。更重要的是,當時俄軍戰略部隊的戒備級別並不高,很多導彈發射車都在基地內,所以共和國的電子偵察衛星能夠比較準確的找出導彈發射車發出的無線電訊號,加上情報人員的貢獻,確定導彈發射車無線電定位系統應答訊號的頻率就不是多難的事情了。正是如此,需要再次確定俄軍導彈發射車的準確位置時,這一關鍵資訊派上了用場。
不得不說,在以無心對有心的情況下,俄羅斯當局沒有半點勝算。
也就在俄羅斯總統下達了戰略警戒命令後的幾分鐘之內,俄軍八成以上導彈發射車的準確位置就在共和國電子偵察衛星的掌握之中了。
如果到此為止,前面做的事情實際上沒有任何意義。
不管怎麼說,需要發出應答訊號的導彈發射車都在行駛之中,電子偵察衛星只能確定其發射訊號時的位置,而不可能確定其行駛路線。
要想跟蹤這些導彈發射車,還得需要另外一種軍事衛星,即照相偵察衛星。
照相偵察衛星是個籠統的稱呼,主要包括可見光、紅外線與雷達偵察衛星三種,而且每種都有特定的適應範圍。照相偵察衛星也不能對導彈發射車進行持續跟蹤,只能拍下某一區域的照片,然後從照片上找出導彈發射車,再以新的座標拍照,以此斷斷續續的跟蹤導彈發射車。當然,這也足以確定導彈發射車的大致位置,能夠為接下來的打擊行動提供足夠的戰術資訊了。
問題是,到這個時候,共和國天軍並沒有發起打擊。
原因很簡單,陸基戰略彈道導彈只是俄羅斯戰略力量中的一部分,在對共和國構成威脅的戰略力量中,還有潛射戰略彈道導彈與戰略轟炸機。
相對而言,搜尋戰略轟炸機要容易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