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魚雷,潛艇也會暴露行蹤。
航母戰鬥群就在40多千米外,哪怕反潛直升機接到戰鬥命令後從戰艦上起飛,也能在20分鐘內趕到。潛艇規避魚雷需要15到20分鐘。也就是說,潛艇剛剛避開魚雷,反潛直升機就趕到了。即便是核潛艇,也很難在行蹤暴露後規避反潛直升機的攻擊。加上一直在艦隊附近活動的反潛巡邏機,5艘遭到攻擊的韓國潛艇在劫難逃!
實際情況遠沒理想到讓孫信昌可以高興的地步。
魚雷發出的噪音既暴露了共和國潛艇的行蹤,又掩蓋了共和國潛艇發出的聲響。“李貞忠”號只能大致確定共和國潛艇的方位,即沒能確定其準確位置與航線資料,又沒有獲得其特徵噪音。缺少這些條件,“李貞忠”號不能發射魚雷,因為魚雷攻擊潛艇,至少需要知道潛艇的準確位置與航線資料,或者知道潛艇的特徵噪音。必須使用主動聲納,測出共和國潛艇的準確位置與航線資料。
孫信昌沒有蠻幹,而是儘量利用了有利條件。黃海是大陸架海,海底比較平坦,海面相對平靜。交戰海域離韓國並不遠,附近地海底地形早就探測清楚了。利用這些條件,可以利用海底與海面反射聲波,而不是直接向目標發射聲波。
實戰中。除了距離近得不能再近。又無法用被動聲納鎖定目標。不然很少有艇長用主動聲納直接照射敵艇。原因很簡單。聲納不是雷達。聲波在海水中地傳遞速度比電磁波在空氣中地傳遞速度慢得多;如果“李貞忠”號直接向敵艇發射攻擊聲波。收到回聲之前。敵艇已經確定了“李貞忠”號地準確方位!
孫信昌非常謹慎。沒有露出絲毫破綻。收到回聲後。利用時間差與聲波發射角度。“李貞忠”號地火控系統迅速計算出敵艇地方位與距離。為魚雷提供了最基本地火控引數。隨後孫信昌下令發射2重型反潛魚雷。以低速線導模式逼近目標。
按照孫信昌地猜測。對方肯定會高速規避機動。只要航行速度提高。“李貞忠”號地被動聲納就能發揮作用。為魚雷提供目標地特徵噪音資料。為魚雷提供主動攻擊所需地基本資料。
出任意料地。30多秒過去了。“李貞忠”號地被動聲納沒有收到目標訊號。難道那艘共和國潛艇沒有高速規避?
就在孫信昌百思不得其解地時候,對方的主動攻擊聲波撞上了“李貞忠”號。情勢陡轉,原先扮演“獵人”的“李貞忠”號成了“獵物”。
孫信昌根本想不明白,共和國潛艇怎麼知道“李貞忠”號的準確位置?
轉瞬間,孫信昌回憶了整個攻擊過程,沒有犯錯,也沒有疏漏。沒等他做出反應,魚雷發出的聲響再次傳來。魚雷不是朝著北面那5艘潛艇去的,而是朝“李貞忠”號駛來。魚雷地航速至少70節,而且非常準確。
情急之下,孫信昌連續下達了數條命令。首先讓已經發射的2條魚雷以全速自導模式攻擊目標,其次是左滿舵急轉彎,然後是全速下潛。與擊沉敵艇相比,保住自身地小命更加重要。
650毫米魚雷進入全速自導攻擊模式之後,產生的噪音增強了好幾倍;“李貞忠”號高速規避,發出地聲響更加明顯。
對“江豚”號來說,情況也不簡單。
“發現魚雷,2條,速度70節,距離18,正在逼近!”
“有沒有收到主動聲波?”張雪峰替劉海峰問了一句。
“沒有,魚雷仍處於慣導狀態。”
“繼續監視六號目標。”劉海峰冷一笑,對搭檔說道,“為魚雷輸入自導程式,不要急著切斷導線。”
張雪峰點了點頭,他很清楚劉海峰的能力,更相信劉海峰地判斷。
“計算命中時間,”劉海峰朝軍械長看了一眼,說道,“兩者都計算。”
“魚雷擊中敵艇時間為八分四十秒,我艇中雷時間為八分十五秒。”
張雪峰微微皺了下眉頭,朝搭檔看了一眼。
“還早,抽菸嗎?”劉海峰掏出了香菸,顯得非常輕鬆。
張雪峰知道,劉海峰一點都不輕鬆。雖然劉海峰平常吊兒郎當的,沒有個當艇長的樣子,但是他對自己的要求非常嚴厲,很少在潛艇內抽菸,至少不會在指揮中心抽菸。只有情勢萬分緊張,需要做出生死決策的時候,劉海峰才會有意外舉動。
點上香菸,劉海峰猛吸了幾口,一直盯著火控操作檯上的大螢幕。
潛艇不是戰鬥機,不可能像燕子一樣避開射來的魚雷。潛艇艇長都知道一句格言,那就是:逃得了就逃,逃不了就躲。還有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