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F…35A就是在前往轟炸國家電視臺地途中被“紅旗11”防空導彈擊落的。後來,美軍還使用了“戰斧”巡航導彈攻擊這3個目標,結果不但不理想,還引起了伊朗的高度重視。
如果繼續用戰鬥機進行轟炸,肯定會付出更大的代價。繼續使用“戰斧”巡航導彈進行攻擊,結果不會好到哪裡去。等到“空天遠征部隊”再次出動,還需要好幾個小時,而這3個目標都屬於最重要的戰略打擊目標,必須儘快摧毀。別無選擇的情況下,美國只能使用“快鷹”。
軍情局地特工正是在伊朗國家電視臺的廢墟里找到了一些零碎地彈片,最終使軍情局確認美軍在戰爭中使用了“快鷹”。
攻擊效果算不上糟糕,也談不上理想。
3個目標中,國家電視臺被徹底摧毀,西南防空指揮中心喪失了作戰指揮能力,革命衛隊南部地區司令部沒有受到多大影響。
當天下午16點左右,美軍出動無人機對革命衛隊南部地區司令部東南方形某無人區進行了轟炸,證明至少有1枚“快鷹”在攻擊末段因故障墜毀,或者被伊朗的防空系統擊落。
天黑之前,美軍使用得最多地就是無人攻擊機。
在伊拉克與阿富汗戰場上,攜帶對地攻擊導彈與炸彈的“捕食者”等無人機發揮了很大地作用,是對付小股敵人、發動突然襲擊的理想武器。只是,在大規模戰爭中,無人機的價值一直受到懷疑。
首先是無人機的載彈能力非常有限,能夠使用的彈藥並不多。其次是無人機需要由地面控制站進行引導,如果通訊受到干擾,作戰效能將受到嚴重影響。最後就是無人機的生存能力,雖然其可探測性比有人戰機低得多,但是飛行高度低、飛行速度慢、航線單一、機動性無從談起,只要被發現、遭到攻擊,生存能力遠不如有人駕駛的戰鬥機。
無人機能夠在伊拉克與阿富汗逞威,主要是敵人沒有有效的對空作戰手段。伊朗軍隊不是伊拉克的反政府武裝,也不是阿富汗的塔利班,不但擁有有效的對空作戰手段,作戰能力還不會差到哪裡去。
根據美軍公佈的結果,當天至少有6架無人機在伊朗上空“失蹤”。
伊朗公佈的戰果是,到18點30分之前,防空部隊總共擊落了22架美軍無人機。雖然後來證實有幾個戰果是美軍發射的巡航導彈,但是被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