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隊,你真準備離開兄弟夥?”
“離開?”盧誠聞呵呵一笑,把住了蘇銘謹的肩膀,“怎麼能說離開呢?調令已經下來了,這是我最後一次率領部隊執行戰術任務。到了總隊,我仍然跟你們在一起,只是崗位不同了。”
蘇銘謹暗暗嘆了口氣。這麼多年下來,誰都知道盧誠聞是最優秀的特種兵。
“你要做好心理準備。”盧誠聞用力拍了拍蘇銘謹地肩膀,“十年前,我跟你一樣。當時隊頭被調走,大家心裡很不舒服。如果我沒記錯,你在隊裡幹了十三年了。不管是誰,能夠幹上十三年,都能成為最優秀的特種兵。”
蘇銘謹點了點頭,他確實在特種部隊呆了13年。
“別想那麼多,幹好眼前地事情。讓兄弟們都興奮起來,接到命令後我來叫你。”
等盧誠聞走開,蘇銘謹挨著檢了每一名隊員的武器裝備。
番號變更後,特種部隊擴編,招了很多“新兵”。蘇銘謹手下的100名隊員中,只有12人參加了第四次印巴戰爭與東海戰爭,27人參加了東海戰爭,其他61人全是這2年加入的“新面孔”。
不是蘇銘謹看不起“新兵”,而是這麼多新兵的存在,讓他覺得自己“老了”。對33歲的蘇銘謹來說,說“老”還為時尚早。康曉霆退役地時候34歲,盧誠聞此時37歲。一般情況下,特種兵的黃金年齡是25到35歲,如果身體素質過硬,可以服役到40歲。
蘇銘謹老地不是身體,而是心理。常年的戰鬥生活,能壓垮每一個軍人地神經。康曉霆退役後,蘇銘謹想了許多。最後才想到,康曉霆正是“心老”,才選擇退役。盧誠聞接受上級的安排,到總隊(特種部隊地稱呼)擔任參謀長,也是厭倦了戰鬥生活。
軍人也是人,獻出10多年的青春,足以證明他們比普通軍人更加堅強。只要是人,就有厭倦、有崩潰的一天。幾乎每一名“自願”退役的特種兵都與“戰爭心理綜合症”有關。
蘇銘謹知道,他地承受力也要到極限了。遲早有一天,他會做出與康曉霆一樣的選擇。
盧誠聞再次趕後,第一批出發的小隊的官兵在蘇銘謹的率領下離開休息室,登上了運輸直升機。巨大地轟鳴聲中,4架運輸升機離開了航母的飛行甲板。
看著遠去的戰艦、看著前方的大海,蘇銘謹的心情漸漸平靜了下來。13年的特種兵生涯、15年的軍人生涯在他的骨子裡銘刻上了戰士的印記。不管什麼時候,只要進入戰鬥狀態,蘇銘謹就能拋開所有思緒,成為一名堅強無畏的戰士。
“中校,還有15分鐘。”
“明白!”蘇銘謹看了眼手錶,朝機艙內地戰士比劃出準備戰鬥的手勢。
直升機飛速前進,距離戰場越來越近。
蘇銘謹親自揮的這支小隊的任務是攻佔南子島。接近島嶼地時候,蘇銘謹透過舷窗看到了剛剛遭到轟炸的越營地。戰鬥機還在附近徘徊,準備為即將到達地特種部隊提供最後一次空中支援。狹窄的島嶼上,越軍東躲西藏,僅有的2門小口徑高射炮已經被戰鬥機摧毀。
隨著直升降低飛行速度,擔任支援任務的戰鬥機再次殺來。戰鬥機用機關炮掃射越軍的時候,架在直升機右側艙門上的航空機槍也吐出了火舌,以每分鐘800發地速度將子彈撒向地面上的越南士兵。
“準備作戰!”蘇銘謹右手端起步槍,左手比劃出機降手勢。
直升機起落架距離地面不到2米時,第一名特種兵跳出了機艙,半分鐘後,蘇銘謹最後一個離機。
耗光彈藥地戰鬥機離開了島嶼上空,朝北面飛走了。直升機沒有離開,繼續用機槍為特種兵提供支援。
雖然南子島上的越南守軍有一個連,但是在特種部隊到達時還剩下了不到一個排。面對11名特種兵,30多名越南守軍連10分鐘都沒有堅持住。
擊斃最後一名敵人,蘇銘謹丟擲了綠色訊號彈。
Z…12B在南子島上空盤旋一圈後,才“依依不捨”地返航了。
“四面各派兩名隊員。”蘇銘謹把小隊長叫了過來,“儘快架設好雷達,有發現立即報告。”
隊員們迅速散開,蘇銘謹趁此機會發出了已經佔領南子島的訊號。按照作戰計劃,他們將守到天亮。
不到10分鐘,小隊長跑了過來。“蘇隊,西面有發現。”
“什麼發現?”蘇銘謹立即提起了步槍。
“一艘漁船,身份不明,船上大概有20到3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