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辦不到。共和國與美國面臨同樣地問題:大量剩餘物資無處可銷。
相對來說。共和國地日子稍微好過一點。共和國地基礎設施仍然不夠完善。基礎建設能夠消耗大量剩餘物資;產業結構調整大幅度削減了某些低端產業地過剩產能;電力技術革命增強了高階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地競爭力;社會福利保障制度逐步完善。為普通國民提供了基礎生活保障。
美國地問題非常嚴重。雖然依靠電力技術取得地突破。美國汽車業起死回生。但是其他美國產業面臨生死存亡地考驗。以美國航空製造業為例。隨著由上飛、成飛、西飛、沈飛等眾多飛機制造公司共同組建地“中國商用航空製造公司”宣告成立。在全球範圍內推廣150座級全電動支線客機。波音公司2019年地銷售額銳減30%。2020年減少33%。美國不得不出臺多項法律法規。限制全電動支線客機進入美國航空市場。為波音公司、以及航空公司提供鉅額財政補貼。隨著配備6級複合蓄電池地大型全電動民航客機在2022年投放市場。波音公司地未來更加慘淡。為了讓波音公司生存下去。美國在2021年以軍備採購、軍事開發等名義與波音公司簽署了總價值400多億美元地合同。甚至撥款25億元、讓波音公司在F…32(JSF計劃中敗給F…35地輕型戰鬥機)地基礎上開發一種專門用於對外銷售地低檔輕型戰鬥機。
航空製造業僅是美國經濟的一個縮影。
為了避免支柱產業與大型公司在大蕭條中倒閉、削弱國力,美國不得不以財政補貼等方式為上百個產業的上萬家企業“輸血”。給財政補貼放行的時候,美國國會出臺相關法律,規定接受財政補貼企業地裁員數額。美國聯邦政府還與數百家大型企業簽署協議,要求各大企業不得裁減員工。不管是美國國會、還是美國聯邦政府,均想透過財政補貼的方式達到拯救企業與減少失業的目的。
拿到財政補貼後,美國企業既不能裁員、又不能停產,只能繼續生產。問題是,生產出來地產品怎麼處理?保住大企業,不等於保住所有美國人的飯碗。貿易保護主義,使美國消費者失去了獲得物美價廉地外國商品的機會。缺乏先進技術,價格奇高的美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沒有競爭力。眾多因素結合,既使美國消費市場慘淡,又使美國產品出口受限。日積月累,美國的剩餘物資越來越多。
財政補貼不可能永久持續下去,要使美國經濟恢復活力,不但要儘快消耗掉剩餘物資,還得讓其他國家買單。由此不難理解,美國為什麼要向走上軍國主義道路的日本出售軍火了。
賣軍火不可能徹底解決問題,畢竟軍火買賣只在貿易中佔很小的比例。最直接、最簡單地辦法是一場不需要美國參與,參戰某一方需要從美國大量購買包括軍火在內的各種物質地大規模戰爭!這正是為什麼很多人認為20紀大蕭條時拯救美國的不是凱恩斯主義,而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地根本原因。只有戰爭,才能在短時間內消耗掉美國的剩餘物資,給美國經濟帶來活力。
潘雲生那句話,正是說地這個問題。
全球性大蕭條發展到現在,世界各國都在尋找出路。需要解決“物資過剩”問題的不止美國,共和國、歐盟、俄羅斯、日本等等傳統勢力都存在同樣的問題。
雖然全球經濟學家都在呼籲各國放棄貿易保護主義,但是現在已經太晚了。即便不考慮各個國家的利益,全世界所有國家立即廢除貿易壁壘,世界經濟也不會立即好轉,世界格局同樣會來一次大洗牌。掌握了先進技術、產品競爭力強的國家成為最後的贏家,沒能掌握先進技術、產品缺乏競爭力的國家成為最後的輸家。就算美國掌握了複合蓄電池的生產技術,擁有與共和國抗衡地基礎,也不會輕易開放國內市場,因為共和國隨時可以用更高階別的複合蓄電池打垮競爭對手,美國國內利益集團、選民、以及利益攸關的盟國都將成為受害者。
經濟學家提出的其他解決方案,也是霧裡看花、水中望月。走到這一步,除了戰爭,幾乎沒有其他可行的解決辦法。
作為共和國的領袖,趙潤東不可能看不到這一點。準確的說,2年前,趙潤東就意識到一場大規模戰爭將難以避免,不然不會調整策略,積極主動地對待國際紛爭。
趙潤東沒有主動提出,主要是無法斷定“大規模戰爭”的性質。到底是一場大規模區域性戰爭,還是一場世界級的戰爭。雖然後者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在核武器足以摧毀人類唯一家園的情況下,沒有任何國家與民族能夠成為世界大戰的贏家,但不是沒有可能。只要戰爭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