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我們的‘戰神’厲害?”
“那可說不準。”
李文冷冷一笑,不太相信房唯民地話。
戰場上,前突的4輛FM…21導彈發射車在距離裝甲叢集大約2千米處停了下來,設定在炮塔頂部的火控雷達天線迅速指向南面的天空。不多時,幾枚防空導彈從炮塔後部的垂直髮射系統內升起,轉向後直撲空中的幾隻“小鳥”。
由美軍官兵在後方操作的無人偵察機根本來不及躲避殺來的防空導彈。
對付無人偵察機的最大問題與對付巡航導彈一樣,發現的難度遠遠超過擊落,只要能夠發現、擊落無人偵察機就變得輕而易舉了。
打掉了美軍的一隻“眼睛”,戰場局勢變得對共和國陸軍極為有利。
防空系統的雷達還在搜尋空中目標時,旅部向各參戰部隊直接下達了進攻命令。
見到出現在螢幕上的資訊,李文深吸了口氣,特別留意了一下時間。
7點33分21秒。
從裝甲叢集進入進攻陣地到發起進攻,僅僅隔了31分鐘。
對半島戰爭中打得最激烈的坦克大戰來說,半個小時的準備時間並不長!
卷七 半島硝煙 第57章 坦克大戰
DZ…21主戰坦克剛剛衝上山頭,車長面前的主螢幕上出現了幾個明顯訊號。
“別停下,繼續前進。”李文迅速接通戰術通訊頻道,“展開佇列,間隔一百米,盯緊南面的地平線,自主開火。”
5輛DZ…21一馬當先的衝在最前面,越過山脊線後,迅速展開形成攻擊佇列。
劇烈的顛簸沒有對坦克的觀瞄系統與火控系統產生影響,光學探測裝置發現可目標之後,火控計算機立即對目標資訊進行分析,確定到底是威脅最大的坦克、還是次要的步兵戰車、或者是沒有威脅的岩石。
作為排長,李文不但要指揮自己的戰車,還要指揮全排的戰車。
主螢幕上的幾個黃色圖示出現明顯輪廓,轉變成紅色圖示時,每個圖示的右上角出現了表示性質的簡單資訊。主戰坦克是最容易引起注意的三角形、步兵戰車為圓圈、自行火炮為實心圓、其他車輛為正方形。誰設計的這套系統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坦克兵能夠在激烈的戰鬥中一眼看出目標性質,確定首先打擊物件。
“急停短射,炮射反坦克導彈。”
向其他戰車下達命令的同時,李文用戴著手套的指頭摁住了觸控螢幕上的一輛主戰坦克的圖示,隨即另外主戰坦克的圖示也變成了灰色,表明排裡另外DZ…211均選擇首先打擊主戰坦克。
李文做這些事的時候,房唯民為主炮選擇了一枚反坦克導彈。
裝填工作只花了5秒鐘,隨著螢幕上出現彈藥裝填完畢地資訊,房唯民大聲說道:“準備就緒,隨時可以開火。”
“停車瞄準……”
石勁勇立即松回油門。猛地踩下剎車。因為用超導電動機推動。所以DZ…21實現了無級變速。除了切換前進/倒車地按鈕外。沒有別地變速機構。
以每小時30多千米地速度突擊地DZ…21猛地一頓。在2秒內停了下來。
“開火——”
車身還未完全停穩。140毫米坦克炮就射出了炮射反坦克導彈。後坐力不是很大。因為炮射反坦克導彈地發射藥比穿甲彈少得多。
5秒之內。另外DZ…21陸續停車開火。
“繼續前進,縮短交戰距離,準備穿甲彈!”
DZ…21再次啟動,僅用6秒鐘就從靜止加速到了每秒32千米的越野速度。
李文沒有理會6千米外的那輛“艾布拉姆斯”。炮射反坦克導彈配備了毫米波雷達主動引導頭,即便需要中程無線電指令制導,也由炮長負責。李文地任務是,趕在導彈擊中第一個目標之前為炮長找到第二個目標。
數千米外地美軍主戰坦克就沒有這麼幸運了。
DZ…21衝上山脊時,美軍坦克就看見了對手。發現衝在最前面的5輛DZ…21突然停下,隨後繼續衝刺,美軍坦克手知道對方發射了炮射導彈。問題是,“艾布拉姆斯”沒有配備炮射導彈,無法打擊6千米外的主戰坦克。
擁有反坦克導彈的“布萊德利”躲在山脊後面,根本看不到敵坦克。美軍坦克車長不知道導彈將落在誰的頭上,只能隨大部隊一起衝鋒,誰也不能停下來。至於誰被導彈擊中,那得看誰最倒黴。
對飛行速度2。5馬